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4

新闻
科大与宁德时代达成跨领域合作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近日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德时代)达成跨领域科技创新合作协议,成为第一间与宁德时代合作的本地大学,推动可持续发展及新能源研究相关领域的科研创新和人才培育工作。 透过此次合作,宁德时代将于五年内提供资助予科大,在先进材料、零碳新技术等相关领域上共同开展研究合作和成果转化,并成立创投基金资助具备发展潜力的科技初创团队进入市场。同时,宁德时代将资助参与相关研究的优秀博士及硕士生,而获得资助的研究生亦有机会于毕业后优先获该公司聘用。 在宁德时代研发体系联席总裁欧阳楚英教授、科大校董会副主席杨佳锠教授,以及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的见证下,宁德时代香港研究院副院长兼首席技术官龚嘉栋博士与科大副校长(大学拓展)汪扬教授在仪式上签署合作协议,双方亦有其他高层管理人员出席。 欧阳楚英教授表示:「宁德时代依然是一个不断发展及成长中的企业,实现高质量的技术创新需要同行业的优质资源携手并进,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共同促进新能源科技稳步发展。」 叶玉如教授感谢宁德时代的信任与支持,她表示:「创新科技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提升生活质素的重要引擎,推动新能源的高质量研究更是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科大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一直致力和社会各界合作,将学术成果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以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未来,我相信透过与宁德时代的合作,双方一定能以创新技术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社会,为香港、为国家谋求更大的发展。」 作为一所国际领先的研究型大学,科大致力推动前沿领域的基础研究,通过突破性发现为重大的全球性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大学早于2014年成立「能源研究院」,提供一个跨学科平台,开展与能源相关的前沿科学研究。而宁德时代则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科技公司,并于去年底应香港特区政府邀请于本地设立国际总部及研发中心。双方的共同愿景均为以科技创新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新闻
科大团队揭示小胶质细胞在脊髓损伤后防止轴突退化中的关键作用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的工程研究人员和生物学家携手展开跨学科研究,成功揭示了一种脊髓神经损伤的保护机制,为开发治疗方案带来曙光,有望造福全球逾千万患者。 脊髓损伤可造成严重后果,例如终身瘫痪,但科学界至今尚未全面了解它的机理,因此未能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长期以来,由于缺乏适当的活体成像技术,科学家无法精确地观察研究脊髓内未受干扰的细胞生物过程。 为了克服这一困难,科大工学院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瞿佳男教授与理学院生命科学部刘凯教授组成了跨学科团队。他们结合多模态显微成像技术和光学清除技术,成功实现微创活体成像,并由此发现小胶质细胞在脊髓轴突损伤后,会发挥一种特殊功能,并有效阻止轴突退化。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里最为主要的长驻免疫细胞。它们对大脑发育、稳定体内环境和神经系统疾病均有重要影响。科学界近年的研究显示,无论在神经新生、突触可塑性或神经退化等过程中,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之间都有重要的相互作用。 刘凯教授介绍说:「这项研究采用了瞿教授实验室所开发的先进活体多模态显微成像技术和光学清除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展示了自然生理条件下脊髓中胶质细胞与节点的相互作用。」 他续指:「在单一脊髓轴突损伤的急性阶段,我们发现小胶质细胞原来对神经具有关键的保护功效。研究结果也解释了小胶质细胞与轴突之间的通讯机制,为开发有效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靶点。」 团队证实了在脊髓中,小胶质细胞能与髓鞘轴突的郎氏结(nodes of Ranvier)建立直接接触,并在轴突损伤后,表现出显著的神经保护包裹行为。这种保护机制依赖于P2Y12受体的功能,突显出神经元与胶质细胞之间一种新的相互作用,能够防止急性轴突退化扩散至节点之外。
新闻
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欢迎施政报告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欢迎行政长官李家超先生今日在施政报告中提出的一系列措施,当中,她特别欣喜特首支持筹建本港第三所医学院、推出支援研究及创业发展的新政策,以及多项粤港澳大湾区的协作计划等,相信可进一步发展香港成为国际医疗创新枢纽。 她指出:「科大对特首支持筹建本港第三所医学院,并成立工作组跟进相关事宜,深感鼓舞。当中,政府建议于北部都会区内的牛潭尾预留用地,发展新医学院校舍及综合医教研医院,相信将可与河套港深创科园大力发展的人工智能、生物科技产业产生强大的协同效应。我们得悉工作组将邀请有意开设新医学院的大学提交建议书,科大会积极了解相关计划的细节及要求,期望可作出贡献。」 为响应政府希望透过增加医学培训名额及成立第三所医学院,以增加本地医疗专业人才的愿景,科大于本年初表明有意筹划本港第三所医学院,并已成立不同的工作小组,收集相关持份者的意见,并制定初步建议书。 在研究及创新创业发展方面,叶教授欣喜政府将推出新一轮15 亿元的「研究配对补助金计划」、拨款1.8亿元促进初创企业的发展,以及成立100 亿元的母基金,鼓励市场投资新兴和未来产业,包括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与机械人等。她相信,这些举措将可助香港打造更具活力的创科生态圈。科大近月亦推出「创新创业基金」,冀吸纳市场投资伙伴,以支持科大重点领域初创企业的发展,正好与施政报告提出成立的母基金目标一致。 此外,叶教授亦欢迎政府推进第三个「InnoHK 创新香港研发平台」,聚焦先进制造、材料、能源及可持续发展,更指此与科大的重点前沿科学领域高度契合。一直以来,科大有不少创新科技及研发获公营机构、企业垂青,例如政府部门即将试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文书辅助应用程式,正正是由科大牵头的「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 HKGAI)所研发。科大学者亦将领导新的InnoHK研究中心,开展太空机械人与能源研发项目,参与包括嫦娥八号任务在内的国家航天事业,充分展现科大于力学、热学、机械人、传感器、微型仪器以及热控技术等前沿领域的实力。
新闻
奖项, 奖项及排名
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罗锦团教授荣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Prof. Kam Tuen Law, Chair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Physics at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KUST), has been elected a 2024 Fellow of the 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APS).
新闻
研究及科技, 研究, 人工智能, 资讯科技
科大引入全港最大的浸没式液冷却系统
随着AI研究的算力需求和电力用量不断攀升,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率先于校内科研运算设施引进全港最大规模的浸没式液冷却系统,有效降低超过80%的冷却耗电量之余,亦为电脑提供了一个更理想的低温操作环境,提升其运算性能。 科研工作,特别是分析大数据及执行复杂算法等,需要高效能的运算设备(HPC)。 然而,这类服务器的耗电量高,并会产生大量热力,阻碍发挥运算效能。 作为AI研究的领航者,科大近日成为本港首间引入浸没式液冷却技术的大学,以解决此问题。 大学首阶段安装的八个浸没式冷却水箱,可容纳约280台中央处理器(CPU)和图形处理器(GPU),而大学预计于2026年落成、楼高八层的高性能数据中心,亦将采用液冷技术。 随着运算能力的提升,原本耗时数日的数据分析工作,现可缩短至数小时内完成。 这将有利大学从事更多包括疫苗开发、个性化医学、癌症基因组学、天体物理学模型构建以及材料科学等需要高效大数据分析的研究工作。 由于新的液冷却技术能有效降低耗电量,科大预计每年可避免排放900吨的二氧化碳,较传统机柜式系统减少碳排放达量45%,每年节省近港币三百万元电费,同时令效能功耗比(performance per watt)提升10%。 此外,新技术所采用的冷却液寿命长达十年或以上,并且属非腐蚀性兼可生物降解的材料,大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新闻
「科大-信和百万奖金创业大赛2024」 以智慧科技引领可持续发展与健康未来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与信和集团(信和)一直致力培育新一代创意人才,并携手举办“科大-信和百万奖金创业大赛”,为有志创业的年轻人提供创科发展平台。今届大赛首度开放予海外大学生参加比赛,破纪录吸引近340队来自本港及海外的队伍竞逐奖项,促进香港与不同海外大学的合作,激发各地人才创意交流。 可持续发展和医疗保健是今年“科大-信和百万奖金创业大赛”的焦点议题,各参赛队伍善用创新科技,以创意解决方案应对环境与健康等挑战,其中Pest0、TerraGreen Limited以及EC Innovation Limited分别荣获比赛白金奖、金奖及银奖, 而今年新增的“国际学生组赛道”,获奖队伍分别来自新加坡的HydroTech Solution、新加坡的Pawsible Foods及美国的Empathera。 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表示:“今年赛事以‘开创你的丰硕未来’(Empower Your Future)为题,展示科大有志创业人才的卓越成就。我为全新推出的‘国际学生组赛道’感到尤其兴奋,这不但为大学生提供创业交流的机会,更将科大百万奖金创业大赛的足迹从大中华区扩展至全球,同时彰显科大在推动创业教育方面的领导地位。今届有近四分之一的参赛队伍来自15个国家,国际参与有助丰富比赛的多样性,亦促进多元的思想交流。未来透过更广泛的全球参与,我们希望巩固香港作为国际创新和初创孵化枢纽的地位。” 信和集团联席董事黄永龙先生表示:“信和集团一向积极支持香港整体创科生态圈发展,透过‘信和创意研发室’协助本地、中国内地及海外的初创企业及创业人士实现崭新创意概念。我们深信创新科技是‘建构更美好生活’的重要元素,很高兴连续第七年与科大团队合作,培育具创业梦想及有抱负的年轻人,尤其将环境、社会及管治元素融入项目当中,为应对全球挑战带来解决方案。期望今年的得奖者与历届一样,充分利用奖金作为种子资金,实现他们的创业目标,努力不懈继续研究和业务发展工作,共同促进创新和技术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得奖名单如下:
新闻
大学盛事, 参与活动
科大举行升旗仪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早于校园举行升旗典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 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包海斌参赞、科大副监督陈祖泽博士、校董会副主席杨佳锠教授、顾问委员会主席廖长城博士,以及其他大学高层管理人员作主礼嘉宾,并由香港辅助警察队(香港辅警)会操及升旗队负责庄严而隆重的升旗仪式,队员当中大部分为在读科大学生及毕业生。 四百多名包括科大校董会及顾问委员会成员、师生、校友、教职员及其家属亲身参与典礼,并有逾两万人在线上观看直播。 典礼期间,科大内地学生学者联谊会合唱团与所有出席典礼的嘉宾及科大成员一同奏唱国歌、科大校歌及「我和我的祖国」,联谊会日前亦在校园内组成「75」字样,祝贺祖国成立七十五周年。
新闻
HKUST Chairs AEARU Meetings to Foster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只供英文版本)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KUST) Vice President for Institutional Advancement, Prof. WANG Yang chaired the 55th Board of Directors Meeting and 30th Annual Gener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of East Asian Research Universities (AEARU) at the University of Macau on September 27, 2024. This significant event convened distinguished delegates from 16 leading East Asian institutions, enhancing regional collaboration.During the "Research Collaboration in East Asian Universities" workshop, senior leaders from Fudan University, Tohoku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Macau, and Yonsei University showcased their institutions' research excellence and global perspectives. The discussions were particularly meaningful as they marked a vibrant resurgence of collaborative activities following a three-year hiatus due to the pandem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