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2

新闻
汇丰与香港科技大学连手推动香港金融科技发展
该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速汇丰的数码化进程,并促进该行和香港的金融科技人才发展。
新闻
时光倒流的地图寻古之旅
数世纪前,空中航行尚未出现,世界似乎远比今天辽阔。当时的西方旅行家以不同方式到东方进行探索,回家时会带上一两张印刷地图,为家乡里无法远行的人展示异国文化,开启他们的眼界。 科大一位学者最近出版了一本著作,首次全面和丰富地栾集一系列中国古时地图,开创学术先河。  这本书是制图学中独一无二的学术著作。 新书名为 Regnum Chinae:The Printed Western Maps of China to 1735,当中「Regnum Chinae」为拉丁文,解作「中华帝国」。著作由科大李兆基图书馆数码学术服务及档案主任柏恪义博士及其团队花了四年时间合力编著而成,包含了1584 至1735年间在西方印制的127幅中国地图。   柏博士说:「无论在英文或中文藏库里,关于中世纪中国古地图的合集一直欠奉,这本书是制图学中首部相关学术著作,独一无二。」   出版此书源于科大10年前开始的中国古地图计划。当时大学在荣誉大学院士高佩璇博士的慷慨资助下,搜罗和购入一批中国古地图,团队将这批珍贵馆藏数码化后,进而出版成书。   走遍四方  物色珍宝  虽然馆方早已存备出版新书所需的大部分古地图,但柏博士仍马不停蹄,到世界各地搜罗珍品,力求尽善尽美。   他说:「除了国家图书馆或大型艺廊,我还接触德国、意大利和荷兰等地的地图收藏家和销售商,看看不同的藏品。 他们非常友善,很乐意和我分享地图背后许多有趣的故事,我感觉像加入了地图迷组成的小型秘密会社。」  
新闻
培训未来元宇宙工程创造家
科大与叮叮科创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携手为本地中小学生引入特色STEM课程,率先体验大学基础训练及职业探索。
新闻
研究, 人工智能
科大研发人工智能导线辨识技术保障病人安全
香港科技大学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能够辨识导线的人工智能技术,协助医护人员在进行置入「中央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VC)手术后点算导线,减低导线意外遗留在病人体内的机会。 技术由科大计算器科学及工程学系陈双幸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发,自去年十一月起已在将军澳医院进行临床应用。在十九宗应用个案中,均能准确及迅速地识别从病人体内取出经使用的导线,证明有效加强保障病人安全。  导线(Guidewire)是常见于医疗程序的细线。医护人员一般会利用塞尔丁格拉技术(Seldinger Technique),透过导线协助引导导管(catheter)置入人体静脉,以便导入液体、输注药物或监察血液流动状况。现时,医护人员需在正式完成医疗程序前,人手点算及核实所有曾置入人体的导线是否已被移除。 为了提升病人及手术安全,陈教授团队利用计算机视觉(Computer vision)技术,研发出崭新的「人工智能检查工具」,以核实医护人员点算导线的结果。医护人员确认系统所显示的导线数目,并经人手点算后,会利用智能手机或平板计算机,拍摄包含导线在内的所有医疗仪器的照片,人工智能系统便可以透过图像识别及数据增强(Data augmentation)技术,准确快捷地把幼细的导线从众多医疗仪器及用具中区分出来和进行点算,并实时核实医护人员的人手点算结果。 陈教授说﹕「有别于人类,人工智能系统不会疲劳或分神,即使长时间复核医护人员的人手点算结果,均可维持最高的准确性及效率。我们很高兴可以把计算机视觉方面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减少人为错误的机会。展望未来,我们期望可以把有关技术扩大至导线以外的其他医疗用品,减低它们遗留于病人体内的风险。」
新闻
奖项及排名, 大学发展, 大学盛事
香港科技大学颁授荣誉大学院士予五位杰出人士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日向五位杰出人士颁授荣誉大学院士,他们分别为方文雄先生、李圣泼先生、李惠雄先生、李慧琼议员和于崇光先生。荣誉大学院士颁授典礼由大学校董会主席廖长城先生及校长史维教授主持。 科大校董会主席廖长城先生赞扬五位荣誉大学院士的卓越成就、对社会的贡献及对大学的支持。他表示:「我们五位荣誉院士均是来自各专业领域的知名领袖。他们致力于造福世界,并持续为香港及国家作出贡献。我希望他们的经历与成就能启发我们的年轻新一代。」 校长史维教授亦向各院士致以祝贺。他说:「获颁荣誉院士的五位杰出人士是科大的支持者及好朋友,在其各自的社会界别中深具影响力。我十分感谢他们的贡献,并期待未来有更多合作。」 方文雄先生乃香港知名地产商协成行发展有限公司的家族成员。方先生2009年出任协成行董事总经理后,应用先进智能科技,提升旗下200幢物业的竞争力。他又将黄竹坑一幢大型工厦活化成崭新的文艺空间,赢得前特首林郑月娥女士赞扬。受其父亲影响,方先生积极投身慈善事业。他现时不仅是方树福堂基金及方润华基金主席,也是联合国儿童基金香港委员会荣誉委员,以及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董事委员会成员兼理事。方先生同时兼任香港多家大学的校董会成员,包括于2016年至2021年间出任科大校董会成员,协助筹划港科大(广州)的早期规划与发展事宜。港科大(广州)已于今年九月一日正式开校。
新闻
推动大湾区及越南的创新科研合作和发展
推动大湾区及越南的创新科研合作和发展
新闻
奖项及排名, 大学发展, 捐款, 大学盛事
香港科技大学举行第六届冠名教授席就职典礼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举行第六届冠名教授席就职典礼,向八位杰出教授颁发冠名教授席及表扬各捐赠者对大学的鼎力支持。 典礼的主礼嘉宾、科大校董会主席廖长城先生表示:「科大的『冠名教授席』计划每年均吸引和延揽享誉全球的学者,研究具挑战性而多元的课题,与科大致力实践突破界限的思维,促进科学、工程、商学、人文及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创新研究的目标一致。在此谨向所有捐赠者致以最由衷的谢意,并恭贺2022年的科大冠名教授,祝愿各位以科大最新一代传承人的身份,在学术与教学上力臻卓越。」 科大校长史维教授致辞时亦恭贺获冠名的教授,并对捐赠者的慷慨支持表达谢意。他说:「我们自2013年以来已向超过五十位教员颁发了冠名教授席名衔,以表场他们超卓的研究和教学成就,为下一代塑造更美好的世界。我们谨此以挚诚向所有多年来支持科大的捐赠者致谢,特别是那些赠予教授席的善长。感谢他们慷慨解囊,让我们得以嘉许、奖励和延揽各领域的知识领袖,以支持他们与大学一起再创高峰。」 获颁授殊荣的八位冠名教授,其研究范畴涵盖多个领域,包括粒子物理学、计算材料科学、材料物理学、干细胞生物学、量子模拟、癌症基因组学、数据科学,以及销售和营销创新。 冠名教授席的成立,有赖各位一直大力支持香港高等教育发展的善长,包括(按英文名字字母顺序排列):信兴教育及慈善基金、嘉里控股有限公司、夏利莱博士、夏利莱夫人、潘乐陶慈善基金及其他不愿具名的捐赠者的赞助,还有大学特备拨款的支持。 出席就职典礼的主礼嘉宾包括科大校董会主席廖长城先生、科大校长史维教授以及其他大学高层。捐赠者、企业捐赠者及其代表亦有亲临典礼,包括庄嘉雯女士、夏雅朗博士、潘彩鳯小姐及陈黎肖霞女士。 冠名教授名录如下:
新闻
范志勇教授荣获科学探索奖
工学院范志勇教授荣获2022年科学探索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