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2

新闻
创业, 创新, 行业参与
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科大业界交流日展示丰硕科研成果 拓展校企合作
科大今天举办业界交流日,展示涵盖四个领域的31项创新发明。
新闻
香港科技大学与博智林机器人签署五个科技成果技术授权协议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与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博智林) 近日举办授权协议签署仪式,将五个由科大学者开发的科研成果进行技术转移。 这些由科大和博智林共同努力推动创新和培育人才的研究项目—包括更高效的建筑物材料以及高端室内定位系统等—是香港科技大学-博智林联合研究院(HBJRI)的首批成果。 五个科研成果的授权协议由科大协理副校长(知识转移)金信哲博士和博智林机器人公司副总裁、机器人与智能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刘震先生签署,并由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以及博智林机器人公司总裁王克成先生共同见证。 博智林总裁王克成先生表示:「博智林作为智能机器人新兴产业领军企业,香港科技大学作为世界级研究大学,双方抓住粤港澳大湾区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于2019年2月成立香港科技大学-博智林联合研究院。博智林身处智能建造产业一线,有迫切的创新需求且工程开发迅速,双方的产学合作,搭建起了一座从研究向应用转化的桥梁,双方优势互补,可以为智能建造产业的高品质发展作出我们共同的贡献。」 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表示:「学术界和业界之间的合作对创新和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亦切合内地和香港政府将大湾区建设为创新和科技中心的计划。我很高兴见证今天的授权协议签署,它体现了科大创新为社会带来正面影响的能力。我们将继续保持和深化与业界的合作,以巩固大学知识转移方面的工作。」 香港科技大学-博智林联合研究院成立于2019年,正开展近20个项目,涉及机器人、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和大数据等业界正面临挑战的范畴。科大就这些挑战提出解决方案,并由博智林在其日常营运中进行有关方案的测试。已通过测试、并获博智林正式授权使用的五个项目如下:
新闻
科大团队破解干细胞变化之谜 为抗衰老研究迈进一大步
古今中外,「抗衰老」一直都是历史和文学中的热门题材。从中国古代的秦始皇派员远征大海寻找长生不死之药,到西方小说中的德古拉伯爵拥有不死之身,千百年来,人类仍沉醉于寻找不老之术,至今仍未有解决方法。 最近,由何善衡生命科学教授席生命科学部副教授张晓东教授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在抗衰老研究上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张教授一直专注于研究肌肉干细胞。肌肉干细胞在人体的肌肉修复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而团队发现了一种方法,可基于染色质的特征识别出老化的肌肉干细胞。衰老的肌肉干细胞与年轻的不同,它们的干性会降低,也就是说它们成为新干细胞或变成特定细胞以替代受损组织的能力会降低。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如果能再找到方法将这些衰老细胞的染色质特征修改,将它们变得与年轻细胞一样的话,那么细胞衰老、以致骨胳肌组织衰老的过程便有望暂停,甚至逆转。 团队的研究成果最近于Cell Press 出版的公开期刊 iScience 中发表。 张教授认为,调控染色质的开放程度及可及性是决定细胞命运的关键。他阐释说,染色质状态的变化可导致基因表达失调。今次的研究显示逐渐激活的染色质状态是干细胞衰老的重要标志,而这项发现很可能成为未来研发抗衰老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 染色质是一种包裹在组蛋白周围的 DNA 复合物,用于维持 DNA 的正常结构,而它们的结构会随外部环境迅速变化。承接以往研究所得,团队今次在老鼠体内预先固定了肌肉干细胞的状态,以取得静息细胞(平时在休眠状态, 但在肌肉受伤时会激活,以发挥修复功能)以及它们的基因和染色质特征,再随着时间变化,比较染色质的「可及性」。 研究的第一作者董安琪博士指出:「我们发现年轻肌肉干细胞的染色质环境,在静息状态会变得非常紧密,并在激活初期有较高的『可及性』。它们在长期的再生过程后,会逐渐重新建立紧密状态。然而,老化的肌肉干细胞在静息期间,则不能维持染色质的紧密环境。」董博士是张教授研究团队的前成员,现为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博士后研究员。
新闻
李德富教授获颁荣誉博士学位
署理首席副校长及电子及计算工程学讲座教授李德富教授获约翰尼斯堡大学颁授荣誉博士学位。
新闻
商业
科大调查:逾半数香港市民有意使用「数码港元」
受访者对采用「数码港元」取态正面,逾半表示有意使用「数码港元」作日常交易。
新闻
科大新任校长叶玉如教授回应施政报告
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欢迎并感谢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其首个施政报告中提出的一系列措施。
新闻
香港科技大学获金氏家族慷慨捐赠 推动亚洲家族企业及家族办公室研究
科大获金氏家族慷慨捐助,以支持大学研究工作,特别是亚洲家族企业和家族办公室的研究。
新闻
成就
凯洛格 ─ 科大KH EMBA第十一度位列全球第一 稳占国际领导地位
KH EMBA在最新的英国《金融时报》全球EMBA课程排名中荣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