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2
新闻
用电话给自己把脉
只需用手机扫描一下,30秒便得出一系列健康数据。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彻底改变了世界原来的样貌,商界需要迅速应变以适应新常态,香港初创公司PanopticAI 也是其中之一 。 创辧人觑准市场在社交距离限制下,人们对遥距诊断及自我诊断的需求大增,因此积极拓展相关科技的应用 。
智能手机监察健康
团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了一个全遥距的健康监测程式,与坊间利用LED感应的健康监测手表不同,PanopticAI 的程式可连接到用户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电脑镜头,测量使用者皮肤上出现的轻微颜色变化,从而计算血流量 ,再得出一系列的健康数据。
公司行政总裁黄君朗说:在网上就诊前,使用者只需用手机扫描一下,30秒左右便得出反映个人生命迹象的一系列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心跳、呼吸频率、血压、血氧浓度和心跳变异度;程式还会利用团队研发的视像扫描算法,根据收集得到的数据推算出 使用者的压力指数、能量水平和健康风险因素等结果。
君朗目前正在科大攻读生物工程学博士课程,他参与的研究团队在2018年起 与政府合作,在边境口岸和政府办公室等设立智能体温监测系统。 PanopticAI就是君朗与团队成员在研究期间同时创立,另外三位联合创办人都是来自科大,包括工业工程和物流管理博士陈经纬、 工业工程及决策分析学哲学硕士陈子泰,以及负责带领研究小组的工程学院教授苏孝宇。

新闻
科大研究人员研发长期活体成像技术用于脊髓损伤研究和治疗
由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科学家们所领导的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活体成像技术用于观察脊髓损伤和修复的重要生物过程,从而为更好的理解脊髓损伤的病理以及开发相应的治疗方案打下基础。
脊髓作为人体大脑和周围神经的主要信息传输通路,内含紧密排列的神经束和胶质细胞。脊髓损伤往往造成毁灭性及无法逆转的神经创伤,从而可能导致终身残疾和瘫痪,无法治愈。
通过成像来了解脊髓的功能及其对于病理性损伤以及治疗方案的反应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现今并没有有效的成像手段,可以在不引起脊髓免疫反应的情况下对脊髓进行细胞水平的生物观察。传统的成像手段需要将实验对象的脊髓暴露出来以提升图像的分辨率,这往往引起脊髓组织的免疫反应,从而影响所研究疾病的自然发展过程,对疾病研究产生干扰。
如今,由科大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教授瞿佳男和生命科学部副教授刘凯领导的研究团队展示了一种新的活体脊髓成像方法,实现了对小鼠脊髓长期,多次,稳定,高分辨率且无免疫反应干扰的光学成像。
在他们的方法中,相邻两节椎骨的缝隙被作为窗口进行成像,同时他们保留了背侧连接相邻两节椎骨的黄韧带组织而不是将脊髓完全暴露。保留这层韧带结构使得成像手术引起免疫反应的风险大大降低,但同时也降低了成像质量:因为这层韧带组织会带来光学散射,并降低了光学成像的穿透深度。

新闻
香港首个金融科技行业发展深入研究 就策略、创新及人才培育提出多项建议
科大商学院公布金融科技发展深入研究结果,为香港迈向全球领先金融科技枢纽提出路向。
金融科技有利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科大商学院)公布深入行业发展研究结果,为香港迈向全球领先的金融科技枢纽提出路向。研究剖析七个主要金融科技枢纽的发展经验,归纳有助强化本地金融科技发展的十大机遇,当中包括成立金融科技生态系统委员会,以及打造香港成为区域性金融科技沙盒等策略方针建议。此项研究是香港首项同类全面性研究,获业界持份者广泛参与,针对包括伦敦、纽约、旧金山、上海、新加坡、东京及苏黎世等七个金融科技枢纽,探讨其金融科技策略及措施,以助香港走在全球金融科技前沿。研究结果已归纳于一份名为《香港迈向全球领先金融科技枢纽:其他枢纽的经验启示、最佳作业方式及发展建议》的研究报告,内容包括团队的主要观察,以及就长期策略、创新及人才培育所提出的建议。该研究揭示,香港在金融科技监管、政府支持及营商环境方面的表现,远胜于人才供应,并且就促进创新及人才供应作出多项建议,涵盖资助培育初创企业、要求修读金融科技学生完成强制实习,以及便利企业招聘海外人才举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