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0

新闻
吃掉餐具对抗污染
新冠肺炎疫情令更多人选择外卖和送餐服务,因此制造更多塑料废物,加重堆填区压力。 你有否想过用餐后把匙羹、叉子、筷子等餐具一同吃掉,以减少用完即弃的塑料垃圾? 这正正是Planeteers三位创始人Aditi DEODHAR、Swapnil MISHRA和 Srijan SAXENA为减少塑料污 染而想出的主意。
Aditi说:「社交距离措施令更多市民改买外卖食物,为香港的堆填区制造大量塑料废物。」 根据政府统计数据,香港人在2018年每天弃置约166吨塑料餐具。 由于新冠肺炎或许还会持续一段日子,这数字预计会不断上升。
Planeteers于2020年成立,三位创办人分别是现正就读环境科学及管理硕士课程一年级的 Aditi、三年级经济系本科生 Swapnil 及科技及管理双学位课程三年级生 Srijan 。 这个三人团队共同研发了一种以纯素和可生物降解材料制成的餐具,代替用完即弃 餐具,以解决香港迫在眉睫的废物及塑料污染问题。
通过比赛实践意念
Aditi早在2019年已有创办Planeteers的念头,直至2020年三人决定参加由科大与信和集团合办的「100万元创业计划大赛」,才得以将意念付诸实践。 她说:「我着眼大事,希望为保护环境出一分力。 很高兴我们能够创出属于自己的意念之余,还可以见识其他参赛者的崭新构思,的确叫人大开眼界。」

新闻
采中草药精髓防脑退化于未然
眼睁睁看着敬爱的姨妈因罹患阿兹海默症而性情大变,原本精神矍铄的七旬长者渐渐变得思绪紊乱,身为神经科学家的叶翠芬博士深知此乃不治之症,说时亦难掩沮丧。
中草药容易受环境和气候影响,团队用了超过两年时间,寻找每种草药的最佳来源地。
她说:「姨妈退休前是中学老师,头脑敏锐,我小时候常常得她指导功课。可惜她现在记忆力退化,有时说起话来语无伦次、毫无条理。」
叶翠芬博士矢志寻找脑退化治疗之法,在世界知名的神经生物学家兼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晨兴生命科学教授叶玉如教授指导下,于1993年起联同科大生命科学部的傅洁瑜研究助理教授进行相关研究。这个铁三角不久已开拓了新的研究方向,在向来由西方医药主导的范畴中另辟蹊径。

新闻
科大研发全球最坚固的聚合物纳米薄膜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的研究团队研发了一种极薄的聚合物纳米薄膜。这块薄膜不仅较同一质量(mass)的不锈钢坚固二十五倍 ,同时亦具备透明、透气及防水特质,更可调教当中的气孔大小,适用于制造可穿戴式装置、医疗防护产品、海水淡化滤膜、太阳能电池及应用于其他前沿科技上。
自新型冠状病毒病疫情出现以来,由科大化学及生物工程学系教授及科大(广州)先进材料学域署理主任高平教授所带领的团队,便已积极研究如何利用他们的高性能新物料,制造一个既透明亦透气的口罩。经过数月的努力,研究团队终于制成一个原模,并透过进行与NIOSH NaCI (N95呼吸器测试标准) 同等水平的测试,证明口罩对病毒、细菌以及其他粒子的过滤效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九。
高教授说﹕「这种纳米材料拥有庞大的潜力,但由于疫情肆虐,我们近月集中研究将纳米薄膜应用到制作一款不仅透气度高、且有高效隔菌功能的透明口罩。据我们了解,现时尚未有一款口罩能同时兼备三个条件。虽然市面流行的不透明口罩能保护配戴者减低感染机会,但对透过读唇或面部表情沟通的听障人士,以及依赖面部表情辅助教学的老师、照料小朋友的保育员或演艺人员等,却造成不便和影响。」
除口罩以外,研究团队亦已就纳米薄膜在其他范畴的应用申请了六项专利,当中包括用于海水化淡的纳米滤膜。纳米薄膜可调教气孔大小的特性,令有关产品成为目前全球最强效的膜蒸馏法(membrane distillation)海水淡化聚合物滤膜,化淡效率不仅较市面现存产品高出十倍,亦是世界记录近三倍。
纳米薄膜贴服、防菌、透明而坚韧的特质,令其成为不同生物医学应用的理想材料。例如用作制造无需每天替换、并可在伤口上直接涂药的新一代伤口敷料。高教授指﹕「这种敷料对于大范围烧伤的病人尤其有效,能暂时成为他(她)们皮肤的替代品,医生可于敷料上直接涂药,药物便会渗透至伤口底层。加上敷料具备良好防水性能,病人贴上敷料后即使洗澡亦无须担心伤口会碰到水。」
纳米薄膜也可成为更佳的传感器(motion sensor),用作感测人体动作或设计机械人动作等。除了生物医学及环境范畴,纳米薄膜亦可用于电子仪器上,例如经纳米薄膜传声的高音质喇叭器材、超薄电池以及高能高储量的电容器等。
新闻
科大获费志恩先生捐款港币二千万元 推动大学科创研究和教育发展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获费志恩先生个人捐赠二千万港元,襄助大学推动科创研究和教育的发展。
有关捐赠将用作成立「费志恩教育及科研基金」,以支持大学科研项目及相关设施。为鼓励学生追求卓越,其中200万元港币的捐款将以费先生成立的「晴朗的心基金会」名义,设立「晴朗的心基金会奖学金」,以奖励学业成绩优异的同学。为答谢费先生的慷慨支持,科大将校内一个被学生昵称为「梦想实验室」的地方,命名为「费志恩梦想启航基地」。它是学术楼一个具标志性的设施,来自不同学院和学科的学生和队伍,经常聚集此地工作和交流,将创科意念转化成实质计划,并制作用于不同比赛上的原模型等。
科大于今天(12月16日)举办命名典礼,主礼嘉宾费志恩先生及科大校长史维教授于仪式上致辞和为纪念牌匾揭幕。晴朗的心基金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王静娴女士、科大首席副校长倪明选教授、科大副校长(大学拓展)汪扬教授,以及双方其他高层人员亦有出席仪式。
费志恩先生(左)和科大校长史维教授主持命名典礼
费先生赞誉科大多年来鼓励创新,为社会培养了一众创科型人才。他表示:「香港在创新科技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而香港年青人亦很有潜质成为动力之一。希望通过与科大携手合作,有机会创造一个平台提供给年青人更加多自由研发创新的空间,支持年青人投入梦想实践,研发创造出更多科研产品,带动未来香港创新科技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