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0
新闻
香港科技大学推出本港首个学士延伸主修课程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即将推出一个崭新的课程架构「Major + X」,为本科生提供一个额外的学位课程选择。揉合传统主修课程和新兴热门主题如人工智能(AI),这个全新的课程架构不但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灵活度,并可让大学适时调整课程内容,令现存学科与新兴知识达至更佳融合,切合当下社会需要。 在这全新架构下,大学将于2021/22学年推出两个新课程,分别是理学A 组* -延伸主修人工智能(理学A组+AI) ,以及工程学—延伸主修人工智能(工程+AI)。获上述两个课程取录的学生将会于大学第二年选择理学A组或工程的主修课程,如物理、数学、计算器科学、土木工程或海洋科技等,并同时修读AI课程作为「延伸主修」。
科大本科入学小组委员会主席庞鼎全教授(左)和本科招生及入学事务处处长刘梦琳教授,介绍新课程架构「Major + X」的独特之处。
科大首席副校长倪明选教授表示:「在这数据时代,新科技和知识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不断蜕变,我们需把包括AI这种新知识融入现有体系中,让同学懂得如何于现实层面应用这些新兴技术。但就每一个新兴领域推出新课程未必最为有效,以主修物理的学生为例,他们会想学习如何利用AI分析数以十亿计、一瞬即逝的粒子数据;而主修土木工程的学生则希望透过AI找出最适合建筑计划的地点、物料及其相关风险等,这也是我们推出Major+ X的主要原因。」

新闻
科大安装全港最大型太阳能发电系统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一直致力成为可持续发展先驱,今日宣布将于校内逾50个地点建设一个达8,000块太阳能板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完工后将为本港最大规模的同类型发电系统。
科大会于校园内超过50个地点安装8,000块太阳能板
这个系统将于未来25年间,每年产生300万度(千瓦时)电,相当于香港900户三人家庭一年的用电量1 ,并减少约150万公斤碳排放。透过参与中电的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计划 (FiT)2,项目从今起至计划于2033年终结为止,将带来高达1亿6000万港元的上网电价收入; 扣除安装太阳能电板的成本,科大每年平均收入为400万,收益将投放至大学其他节能减排的措施上。此外,科大亦会划出部分太阳能板作实验用途,让科大成员测试与太阳能板相关的意念及研究项目。发电系统第一阶段工程,已于本年七月展开并将持续至2021年。

新闻
科大推出香港首个电子证书认证平台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近日推出科大「区块链证书」平台,为毕业证书、学业成绩单等认证提供了一个方便、安全可信的系统,有助打击伪造证书,并籍此推广无纸化与可持续发展校园。现时,毕业生每需要一份纸本毕业证书,均需向大学提出要求并付款,既不环保又费时,为毕业生与雇主双方带来麻烦。作为香港首间大学推出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学位认证系统,科大希望带领潮流,逐步取代传统的打印本证书,并期望此认证平台能有助遏止伪造学历等非法活动。 科大毕业生将于本月底开始收到校方经电邮发送、获加密签署及具防篡改功能的电子毕业证书。大学亦会于本年11月向毕业生提供电子学业成绩单﹔有需要提前取得电子成绩单的学生也可自9月份起向校方提出个别申请。

新闻
科大研发出世界首只具有三维视网膜的球状人造眼
一支由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科学家领导的国际团队,近日研发出全球首款3D人造眼,其功能不单比现时的义眼优胜,于某些情况下甚至能够超越人眼,为视障患者、失明人士以至人型机械人获取视力带来新希望。
目前的义眼技术数据源:采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希尔马Second Sight Medical Products, Inc.
多年来,科学家尝试复制与人眼结构及清晰度相符的生物眼,惟目前义眼技术仍主要停留在附有外置电线的眼镜模式,而所应用的是2D平面感光器,影像像素亦低。然而,由科大研发的「电化学仿生眼」,不仅首次复制了人眼的结构,更可能于不久的将来,提供比人眼更清晰的视力,以及包括红外线夜视等其他功能。

新闻
香港首个金融科技业人力资源研究归纳13项人才关键能力
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科大商学院)公布一项名为《金融科技业界专才发展、能力与人力资源》的研究结果。鉴于香港对金融科技专才的需求日益殷切,这项深入的研究就业界现况和人才发展总结出十项观察和提出十项建议,以及罗列出十三项业界最重视的能力。该研究是香港首次同类项目,获包括银行、保险公司、监管机构和虚拟银行等超过八十间金融科技机构支持和参与,以加深了解香港的金融科技专才供应。研究结果已归纳成报告,详细列出主要观察所得和提出多项建议,内容包括有关培训与教育、专业资格、规管框架与政策等。研究目标对象为香港金融科技界的专业人士,分三个阶段于2019年8月至2020年3月间进行,包括 (1) 访问行政人员、(2) 业界问卷调查,以及(3) 验证环节。研究亦罗列出十三项业界认为最关键的核心能力,有助本地金融科技人才成功发展。 与人才相关能力与商业与客户相关能力与工作方式相关能力- 创业精神- 学习敏锐度- 应对不确定情况- 创新导向- 文化创建

新闻
科大成为安永Advanced Technology Tax Lab亚太区首间合作学府
[香港,2020年5月27日]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宣布与安永的Advanced Technology Tax Lab建立伙伴合作关系,汇聚数据、机器学习、商学专家及国际专业服务精英,携手研究透过先进科技应用解决复杂税务问题。 根据双方签订的合作协议,科大与安永将成立协作平台,就不同的实际税务需要,共同探索和研究新兴科技应用及发展相关技术,并推动包括税务科技案例研究项目、科大学者与安永合伙人演讲、学生实习,以及毕业生就业计划等不同机会。负责这次合作项目的科大团队包括科大商学院院长谭嘉因教授、会计学系黄昊教授,以及工学院计算器科学及工程学系郭天佑教授 。这支科大专家组合彰显跨学科和科技在新数码经济下的重要性。谭教授表示:「我们很荣幸成为安永Advanced Technology Tax Lab亚太区首间合作学府。我们研究人员和学生可在这次合作中与商界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有更多机会参与应对业界面对的实际挑战。」
2019

新闻
香港科技大学伙拍微软 推出香港首个AI相关工商管理硕士选修科
微软香港今日宣布与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科大商学院)合作推出香港首个设有AI(人工智能)选修科的工商管理硕士课程(MBA)。课程可协助企业管理层和机构培养重要技能、知识及文化,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来临做好准备。该课程内容为微软全球人工智能商学院(AI Business School)旗下的项目之一,由微软与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合作编写,为学生提供以AI革新商业模式的新思维。为科大商学院MBA学生提供的AI课程将于2020年初正式在香港推出。本地企业和机构的管理人员亦将有机会透过科大的行政人员公开课程修读相关课程,为迈向AI时代作好准备。历代的工业革命成功推动社会和企业就工业技术的发展需要,改变原有生活和工作模式。同样地,要在AI及数据主导的数码时代取得成功,企业必须拥有一套相应的专业技能。微软与国际数据信息( IDC )近期进行的一项研究《 迎接未来商业:利用AI 评估亚太增长潜力》 指出,尽管87%的企业表示在未来会优先协助员工学习新技能和重新培训他们,但仍有 73%的企业尚未开始推行相应的培训计划。除此以外,报告亦指企业管理层亦必须抱有持续进修学习的态度,以确保能在瞬息万变的AI时代下克服各种挑战。微软香港及澳门区总经理陈珊珊女士表示:「AI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中决定性的科技和发展要素。随着各种机器和系统日益进化,智能协作效能亦不断提升,这改写了人类与机器之间的关系,同时亦意味着文化将迎来转变。在数码时代下,AI的应用将成为本地企业取得成功的重要根基。我们很高兴能与全球顶尖学府之一的香港科技大学合作,帮助香港企业管理层装备技能,成就他们在AI 时代取得成功。」科大商学院院长谭嘉因教授亦表示:「我们正在见证AI如何为企业员工和工作环境带来彻底改变。同时,我们亦留意到越来越多MBA同学对AI如何优化商业决策、过程及生产力感兴趣。透过与全球AI 技术领航者微软合作,相信定能协助同学充分掌握及释放AI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