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4

新闻
裘槎基金会颁发「裘槎优秀科研者奖」予三位杰出科研学者
裘槎基金会于12月6日举行裘槎基金会成立纪念日晚宴暨颁奖典礼,向来自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及香港大学的三位优秀学者颁发2025年「裘槎优秀科研者奖」,以表扬他们的卓越科研成就。颁奖典礼由杨紫芝教授主礼。
获奖名单如下﹕
孙建伟教授
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教授
袁晓明教授
香港大学理学院数学系教授
张华教授
香港城市大学化学系胡晓明讲座教授(纳米材料)
得奖学者简介:
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孙建伟教授
孙建伟教授现为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教授,他于南京大学先后取得化学学士及硕士学位,再于芝加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
孙教授专注于有机合成领域,致力于研究非传统而可持续的方法来制造重要的有机分子,包括药物中间体等生物活性分子。他的研究强调「手性(chirality)」,这是一种重要的分子特性,化合物以不可重迭的镜像形式存在,从而影响其生物活性。他在「选择性手性合成(selective chiral synthesis)」方面提出了创新方法并且发明了新的催化剂进行精确的反应控制。孙教授的工作在促进药物开发、材料科学和化学物品可持续处理方面,具有重大潜力。
(请按此参阅孙建伟教授简历)
香港大学理学院数学系袁晓明教授
袁晓明教授现任香港大学数学系教授。他在南京大学取得学士和硕士学位, 随后在香港城市大学取得博士学位。

新闻
郑光廷教授获颁2024年度「CCF海外科技人物奖」
HKUST Vice-President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f. Tim CHENG Kwang-Ting was honored with a 2024 CCF Overseas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Award by China Computer Federation (CCF). Prof. Cheng is concurrently a Chair Professor jointly in the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d Director of AI Chip Center for Emerging Smart Systems (ACCESS), a research center under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s InnoHK initiative.

新闻
Less is More: Saving Manpower on Traffic Control While Improving Road Efficiency(只供英文版本)
HKUST Dean of Engineering Prof. Hong K. LO and his team have developed an award-winning smart traffic control plan to mitigate the notorious congestion in Kwun Tong District, Hong Kong. And they have a broader vision to share in this story.

新闻
科大16位科学家获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总资助额创历史新高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共有16位科学家获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所获总额达2,620万元人民币,创科大历史新高。
该基金分别通过三个项目拨款,以支持大学在新兴科技领域的研究项目。这些科大项目旨在提升人类福祉、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涵盖人工智能、微电子、生物学和材料科学,到大数据、数学和金融等不同领域。
在三个项目当中,四位教授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每项资助经费为280万至400万元人民币。此外,六位教授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每人200万元人民币;另有六位教授获「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每人30万元人民币。
科大对于能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鼎力支持,深感荣幸,未来将继续发挥其世界一流的科研实力,为国家发展作出更深远贡献。

新闻
科大五个研究项目获首批「产学研1+计划」拨款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一共有五个研究项目获创新科技署产学研1+计划(RAISe+)的拨款资助,成为首批24个项目之一。 拨款将支持各研究团队加快步伐,早日将研究成果惠及市民大众,达至产业、学术机构及研究三赢。 这些项目分别由科大工学院及理学院教授领导,涵盖不同范畴,包括:基因治疗、癌症肿瘤成像、污水处理、传感芯片和人工智能机械人等。
以下是各获批项目的详情(项目排名不分先后):
项目一: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的新型基因治疗策略
科大校长、晨兴生命科学教授兼香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主任叶玉如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的「一对多」基因编辑策略,用于治疗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FAD)。FAD是一种严重的早发性疾病,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这种创新的基因编辑方法有潜力发展成为长效、改善病程的临床疗法。
FAD影响着全球约200万至300万人,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一种,具有发病较早、症状更严重和恶化速度较快的特点,有时早在30岁或 40岁就出现症状。FAD主要是淀粉样蛋白前体(APP)、早老素-1(PSEN1)和早老素-2(PSEN2)三个基因之一的遗传突变引起。这些突变皆导致大脑中淀粉样蛋白(Aβ)的累积增加,这是AD 的主要病理特征。

新闻
科大致力推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荣膺影响力排名全球第19位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首度参与泰晤士高等教育(THE)的《大学影响力排名2024》,并勇夺全球第19*位,名列香港及中国内地第一,反映科大就全球可持续发展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备受国际认同。 排名由THE昨日于曼谷举行的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GSDC)上公布。 该排名评估全球2,100多间大学于实现联合国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中的表现。 其中,THE特别表扬科大在建设强韧基建及工业,加速创新(SDG 9)、推动可持续城市发展(SDG 11)和负责任消费与生产(SDG 12)这三大范畴的贡献最为突出。 科大副校长(大学拓展)汪扬教授欣悉科大在最新影响力排名表现突出,他表示:「这印证了科大在改善人类生活环境方面所作的贡献。 面对现今日益复杂的挑战,除了善用科技外,我们也需要透过跨院校和跨学科的合作,应对各种议题。 作为孕育创新科技的基地,大学应担当领导角色,推动更多协作,以促进全球智慧及可持续发展。” 科大今日更坐言起行,牵头于GSDC大会上邀请15间来自亚洲、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和中东的院校参与联署碳中和宣言,承诺将校园打造为生活实验室、推动创新应用,以实际行动缔造可持续的未来。 生活实验室的理念源于科大数年前推出的可持续发展智慧校园计划。 在该计划下,科大至今已资助36个项目,包括化学品减耗和节能电表等智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