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8

新闻
创新, 研究及科技, 跨学科
科大-信和百万元创业大赛2018精彩演绎创新创业理念
由香港科技大学(科大) 学生、校友和国际组员组成的三个创业团队,日前击败逾100个参赛队伍,荣获科大-信和百万元创业大赛2018香港区赛事前三甲。他们将于今年8月在广州南沙科大霍英东研究院,与其余6个赛区的胜出者进行总决赛。 为吸引更多来自本地及海外的青年与公众人仕参与,科大今年在本港赛事中加入了多项新元素,持续扩展其规模与深度。比如首次推出的网上公开投票推选表现最佳队伍,便吸引了约700人投票,而新的网上配对平台则协助科大参赛者寻找合适的境外合作伙伴,促进活动多元化。余下赛区中,除澳门、南沙刚刚结束比赛,北京、深圳、佛山和中山比赛仍在进行中。
新闻
社会科学, 教育, 研究, 研究生
科大开办新公共政策硕士课程及 公布大湾区创科政策发展报告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致力推动公共政策研究及教育,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今日发表首份有关大湾区创新科技整合发展的报告,并将开办全港首个专攻科技创新与环境政策的两年全日制修课式研究生课程。
新闻
抗生素, 研究, 发现, 生物医学
科大研究人员发现肽类抗生素耐药性机制 有助研发对付超级细菌的新抗生素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研究团队首次发现,细菌对广泛肽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原因。肽类抗生素一般被视为最后防线药物,是次发现为开发对抗超级细菌的新型抗生素提供新方向。 科大生命科学部讲座教授钱培元及其研究团队发现,「D-型胺基酸特异性多肽耐药酶」(DRPs)便是导致细菌对肽类抗生素出现耐药性的源头,而这个发现来得非常合时,因为团队于多个不同种类的细菌当中,均发现这种酶的踪迹,为持续不当使用抗生素敲响警号。
新闻
研究, 发现, 化学
科大研究人员研发新方法制造手性分子 有助制造更安全、成本更低的药物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研究人员研发出一项更有效、更环保制造手性分子的合成方法,有机会降低手性药物的制造成本,提升其普遍性。 现时全球获认可的药物中,逾半为手性药物。手性药物涵盖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肠胃疾病等多个疾病范畴,亦包括治疗高胆固醇药物胆固清及抗生素「阿莫西林」等畅销药物。不过,由于这些手性药物的制造过程复杂,加上原材料十分稀有及昂贵,不但令制药过程困难,亦使制药成本持续高企。
新闻
研究, 海洋生物
科大研究人员证实微塑料对海洋生物 成长与发展无可挽回的负面影响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研究人员最近发现,若海水中含有高浓度的微胶粒,两种海洋无脊椎动物﹕具有抗污性的船螺和受商业捕捞的多毛虫(一种负责生态系统营养循环的常见鱼饵),其生长及发展将受到无可挽回的不良影响。
新闻
研究
RESEARCH@HKUST展示科大世界级科研实力
在科大作为顶尖学术机构的25年间,经历了一段非凡的研究之旅。要了解本校科研最新动向, Research@HKUST是不容错过的读物。
新闻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生物医学, 研究, 发现
科大研究团队发现艾滋病病毒包膜蛋白的适存度 或有助开发对抗疫苗
由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科研人员领导的一支跨学科国际研究团队,首次发现一个计算机方程式框架,能分析人类免疫力缺乏病毒(或艾滋病病毒)中一只关键蛋白适宜存活的度数(适存度),或能为未来疫苗的设计铺路,逼使该致命病毒变异成一种特定的形态,最终令其枯竭死亡。 虽然现今医学昌明,近日亦陆续出现一些能破坏艾滋病病毒的抗体,但由于这种病毒可通过突变,逃避已知的抗体反应,因此至今仍未发现有效的艾滋病病毒疫苗,而病毒突变的特性,亦令寻找解决方案难上加难。
新闻
发现, 神经科学, 研究
科大研究团队揭示大脑维持平衡的机制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一支跨学科研究团队,发现了人类大脑如何开启及关闭神经活动的机制,对了解如癫痫症、帕金逊症及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机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