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9

新闻
创新, 研究及科技, 宇宙学
科大构建大中华区首个量子光学摄影机 开拓天文物理及宇宙学前沿知识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将透过创新手法,以「量子光学」技术构建一款新型天文摄影机,以探测于数十亿光年以外原本无法探测的讯号。这台摄影机有助解开天文物理及宇宙的谜团,包括透过分析黑洞附近的光讯号来源和变化以揭示当中的奥秘。
新闻
海洋科学, 研究, 发现
科大研究团队发现7,000多个新海洋微生物种 刷新人类对海洋微生物多样性认知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一批海洋科学家近日发现逾7,000个全新海洋微生物物种,当中包括一种首次于海洋中被发现、拥有最新基因编辑系统CRISPR的天然药用产物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不但刷新了人类对海洋微生物多样性的认知,更为研发新型药物带来希望。
新闻
神经科学, 研究, 健康, 生命科学
科大共同研发推迟受损神经退化新机制
由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中国科学院(中科院)及暨南大学组成的研究团队,最近发现一个可推迟受损神经退化的新机制,为治疗神经损伤及神经退行性病变如柏金森症、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俗称渐冻人症)等带来新希望。 轴突是神经元/神经细胞延伸出的细长突起,负责传导讯息予肌肉及其他神经细胞。一直以来,神经元之间长度达数米的神经可如何维持其完整性,是神经科学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旦轴突不能维持完整,将导致轴突死亡与神经退化,这种情况非常类似如本次研究所针对的神经受损而引起的瓦勒氏变性。多年来,NMNAT相关通路是已知唯一能抑制瓦勒氏变性导致的受损神经退化的机制。

2018

新闻
研究及科技, 健康
香港科技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基因突变机制 为致命脑癌患者带来新治疗线索
由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与北京天坛医院组成的研究团队,近日发现一种罕见的致命脑癌「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sGBM)」的突变机制,了解到该癌肿瘤是如何由严重性较低的肿瘤演变成致命的sGBM。这项突破性的发现为对化疗无效的脑癌患者带来新希望。
新闻
突破
香港科技大学硏究团队重构神经突触的关键组件 揭示其形成及调节机制 为精神障碍的诊断及早期治疗带来希望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生命科学部嘉里理学教授张明杰领导的硏究团队最近通过一种全新的生物化学重构方法,揭示突触后致密区(PSD)的蛋白质在处理及传递大脑神经讯号时的调控机制,或能为今后自闭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
新闻
人工智能, 机械人学
科大举办香山科学会议 探讨人工智能及类脑计算最新研究成果 并举行香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会成立仪式
由国家科技部及中国科学院共同创办的「香山科学会议」,再度莅临香港。这个为期两天的高层次学术盛会由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主力承办,吸引近40位来自香港、澳门及内地的杰出学者参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与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副主任陈冬及谭铁牛院士,今日特别莅临主持会议闭幕仪式。
新闻
研究, 发现, 生物学
香港科技大学研究团队揭示 DNA复制的全新机制
细胞透过复制载有其身份特征的基因组,进行自我增殖。一个受精卵细胞,需要经过万万亿(1016)次的复制后,才能发育成一个成年人。在这项艰巨任务中,究竟执行复制的分子机器是长成什么模样,而且是如何运作的呢?最近,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的研究团队,就首次测定具原子解像度的DNA复制机器三维结构。 早于半世纪前,根据DNA双螺旋的晶体结构,DNA复制的概念已经被提出。当时科学界认为,距离了解DNA双螺旋如何分开并启动复制机器的原理已为时不远。然而,因为DNA复制机器的巨大尺寸、多个部件(由三个引擎组成)及其动态多构像,这看似简单的学术问题,却还是个复杂的未解之谜。
新闻
研究, 发现, 科技
科大研究人员研发新一代液晶显示器 大幅提升其效能、解像度与色彩表现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先进显示与光电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团队,研发出一个崭新的液晶显示器(LCD),其解像度、能源效率及色彩饱和度均有显著提升,是为显示科技上的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