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4

新闻
Colours of Stories: An Exhibition of Paintings by Jeanie Leung
For the first time the Library will stage an art exhibition of a HKUST graduate student?s works in our G/F Gallery.Born and raised in Hong Kong, Jeanie Leung worked in the banking industry for several years after earning a business degree from HKUST. Her childhood dream of becoming an artist went unrealized until she left her stable job to pursue a new life as a full-time painter in 2009 ? though she had never received formal art training.

新闻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行健于香港科技大学分享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之路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赛马会高等研究院邀得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行健先生,于今天举行的中国当代文学国际研讨会分享创作之路。
国际研讨会由科大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及人文学部协办,多位著名学者于研讨会上就高先生的著作交流意见。国际研讨会由科大人文学部副教授刘剑梅主持,是科大赛马会高等研究院中国文学创作研究专题的主要环节之一,紧随研讨会后还有高先生其中一本杰出剧作─摇滚音乐剧《山海经传》的放映会。高先生亦将于下周一(十月二十七日)在科大主持首场在香港的讲座,题为「要怎样的文学」,并与科大赛马会高等研究院资深访问学人刘再复教授对话。
科大赛马会高等研究院每年均举行中国文学创作研究专题,并邀请多位蜚声国际的中国当代作家驻校访问,展现中国现代文学的魅力。该专题由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及评论家刘再复教授主持,旨为促进科大的人文科学教育,让师生有机会跟世界级的一流文学大师对话与交流,并开发自我创作的潜力,体会多彩和诗意的文学想象世界。
除高先生外,多位知名中国当代作家包括迟子建女士、閰连科先生和薛忆沩博士亦应科大赛马会高等研究院的邀请,于今年秋季举行的讲座发表有关中国当代文学的演说。
高行健先生是当代其中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于2000年获颁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巨作之中有长篇小说《灵山》和《一个人的圣经》,还有二十来本剧作,包括《野人》、《冥城》、《山海经传》和《八月雪》。他的小说和剧本原作是用中文撰写,并翻译成其他语言,让世界各地的读者感觉得到作者高尚的思想与诚实的心理,同时能欣赏作品特殊的叙述法,语言的诗意和丰富的视觉、听觉、感触等感受。
高先生的作品蕴含多种文学创新意念,学者和学生均喜爱选读及研究其作品,以及演出他的剧作。高先生同时在绘画、导演、电影、评论、诗歌方面成就卓越,其多方面的才能对认为美与真是创作唯一目的之人士给予不少的鼓励。
传媒查询:
鲁桂欣
电话: 2358 6317
电邮: sherryno@ust.hk

新闻
凯洛格 - 科大EMBA课程全球排名第二
凯洛格-科大行政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课程继续在英国《金融时报》全球EMBA课程排名中高踞前列位置,获排行全球第二。自2007年至今,课程曾六度登上该全球排名榜首位置及两度获排名全球第二。
凯洛格-科大EMBA课程由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科大商学院)与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Kellogg)管理学院合办。课程自1998起一直致力为商业领袖提供优质的行政人员教育,让他们充分掌握两个主要经济区域的最新商业知识。
根据《金融时报》刚公布的2014年全球EMBA课程排名,凯洛格-科大EMBA课程在多个范畴中表现出色。课程毕业生的平均年薪在毕业三年后达403,560美元,较报读EMBA前上升33%,该平均年薪为排名榜中最高;另毕业生在修读课程前的「工作经验」位列全球第三。
凯洛格-科大EMBA课程学术主任Christopher Doran教授表示:「对课程再度获外界肯定感到鼓舞。除世界级精英学生外,课程取得的佳绩亦有赖科大与凯洛格商学院优秀的国际教学团队,不断推出创新的内容,为高级行政人员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令他们了解国际新趋势及商机,在事业上再创新的成就。」
凯洛格-科大EMBA课程主任区敏仪女士感谢课程的学生和校友,为建立深具影响力的全球网络作出贡献。她表示:「我们会继续积极吸引更多来自不同专业的国际领袖,透过丰富的学习环境启发他们的思维,鼓励互相学习。凯洛格-科大EMBA课程揉合中西管理教育的精髓,为商界精英迎接全球新挑战及续创佳绩作好准备。」

新闻
「香港科技大学创想研究室」于世界经济论坛 展现新兴科技为人类体验带来的改变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于九月参与在天津举行的2014年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又称「夏季达沃斯」),展示新兴科技如何提升人类体验。年会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云集全球逾9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500名政治、社会领袖、专家学者及环球企业管理层,以「推动创新创造价值」为主题,探讨创新科技所面对的挑战,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新科技推动社会发展。
科大连续第三年成为唯一获世界经济论坛邀请参与的香港高等学府,同时第三度主持以科大命名的「创想研究室」。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大学拓展)翁以登博士率领代表团分享新兴科技为人类在身体、认知及人际关系体验上所带来的影响。翁以登博士对科大再次获邀展示科硏成果感到荣幸:「社会需求瞬息万变,带来不少新机遇和挑战,新兴技术为人类各种体验带来革命性的转变。」
四名科大教授于「香港科技大学创想研究室」介绍他们的突破发现,并就「新兴技术如何提升人类体验?」与国际知名学者和专家进行探讨。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李泽湘教授分享机械人技术在社会上的应用;工业工程及物流管理学系系主任宗福季教授讨论三维打印技术于未来五年的挑战和商机;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吴德恺教授讲解计算语言对人类沟通的影响;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张黔教授则阐述物联网设备在医疗保健的应用。两位科大校友亦特意一同参与是次年会,跟各世界领袖交流。
夏季达沃斯由世界经济论坛始创人兼主席克劳斯.施瓦布先生和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先生倡议。自2007年起,年会在中国的天津或大连举行,锐意聚集全球领袖、具竞争力的城市以及技术先驱者,在重点国际议题上进行更紧密合作。
传媒查询:

新闻
香港科技大学与香港玩具业界合办「我的玩具设计比赛2014-15」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工业工程及物流管理学系与香港玩具协会及香港玩具厂商会有限公司合办「我的玩具设计比赛2014-15」,希望藉此培育学生创意,发掘优秀设计人才,支持本土玩具工业。
科大一直致力推动创业和创新,于2012年首办「我的玩具设计比赛」,推动业界发展、发掘杰出人才,比赛结合工程专业及创意设计。鉴于上届反应热烈,今年第二届更联同业界合办比赛,并加设「智能产品应用程式」类别,鼓励参赛者结合应用程式及传统玩具,发挥他们对于玩具设计的创意。今届比赛亦新增「设计师」组别,让一众业内人士或有意投身玩具业的设计师可加深对玩具业的认识,以及透过比赛推动本地创意文化,培育学生、设计师和年青一代的创意。
「我的玩具设计比赛2014-15」启动礼于今天举行,出席嘉宾包括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苏锦梁、科大副校长(大学拓展)翁以登博士、科大工业工程及物流管理学系系主任宗福季教授、科大工业工程及物流管理学系副主任耿伟乐教授、香港工业总会副主席郭振华、香港工业总会副主席及香港设计委员会主席严志明、香港玩具协会主席汤诚正、香港玩具厂商会有限公司会长张光铭博士及荣誉会长谭裕民等。大会于现场展出上届入围决赛及获奖的玩具作品,而上届得奖学生亦在场分享参赛心得。
是次比赛欢迎年满12岁的全日制学生(队伍或个人名义)及香港设计师(个人名义)参赛,并由即日起至10月31日接受网上报名。比赛强调原创的重要性,在本地玩具厂商、专业团体及青年协会的支持下,参赛者可以一展设计天份与才能;他们更可免费参加在科大举办的实习工作坊,并会为晋身决赛者提供师友计划,届时不单可获得相关的专业培训,还可以亲身体验玩具设计、生产至零售的过程。有关比赛详情,请参阅「我的玩具设计比赛2014-15」的网页http://mytoydesign.ust.hk。

新闻
香港科技大学研发聚集诱导发光物料 开拓崭新应用领域 提升法医搜证效率及细菌显影技术
香港科技大学张鉴泉理学教授、中科院院士兼化学系讲座教授唐本忠博士的研究团队,近日成功研发崭新「聚集诱导发光」(AIE) 物料,不但可用以套取指模,比传统所用的碳粉技术节省达90%的搜证时间,更可大幅提高指模的质素;新物料亦可用作细菌显影液,较现今普遍应用于探测细菌活性的物料具更高的准确性及稳定性。
唐本忠教授自2001年发现AIE现象以来,利用该技术开发了一系列用途广泛的先进功能物料,先后应用于构建高效有机发光二极管、快速癌症检测系统及环境污染物探测器等范畴,影响深远。今次的最新发现,成功将AIE物料的应用开拓至法医搜证及细菌显影等方面。
现时警方及法医于犯罪现场套取指纹,主要方法是以碳粉撒在指模上,再以胶纸套取沾上碳粉的指模纹理,由于过程中难免会有碳粉脱落,令指纹影像失真,加上警方需将胶纸上的指模送往实验室扫瞄存取至数据库,过程相当需时。
若利用唐教授的AIE荧光物料,指纹无须被转载,警方只需直接利用智能手机拍下发光的指模影像,透过互联网与相关数据库作比对,指纹真确度不但得以大幅提升,验证的过程亦更为简易便捷。此外,以往留在屈曲、圆形或不平滑表面而不易被套取的指模,现利用新物料也能被成功撷取。
至于AIE细菌显影液,较市面一般沿用的碘化丙啶,不论于稳定性或准确度方面都更为优越。传统的显影液主要透过将细菌表面染色而显露其位置,但用者一般需将多余的显影液清洗掉,部分细菌可能因而流失。新物料直接渗透细菌的细胞膜令其发光。由于未进入细菌的物料不发光,用者无须抹除多余显影剂,准确度不但得以大大提升。这种无毒的物料与细菌结构相结合更大大延长了细菌发光的时间,因而可长时间监测细菌,有益于水文环境、对环境监测、医疗卫生以至食品加工等的监测。
唐本忠教授多年来不断研究有关AIE的新现象、新过程和新理论,开发其在化学、生物传感及光电器件等方面的应用,获奖无数。唐教授利用百余种不同的荧光物料,扩展应用层面,现在他甚至可将AIE物料注入人体内令细胞染色发光,用以追踪癌细胞扩散。AIE于2012年被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列为专题,获拨款3000万元人民币进行深入研究。

新闻
科大教授荣登2014年全球最具影响力科学家排行榜
香港科技大学三位教授荣获汤森路透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科学家,以表扬他们的杰出研究成就,并出席了十月十五日举行的颁奖礼。
三位当选「2014年全球最具影响力科学家」的科大教授为:香港科技大学张鉴泉理学教授、中科院院士兼化学系讲座教授唐本忠博士; 机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学系讲座教授、科大能源研究院院长赵天寿教授; 和化学系研究助理教授林荣业博士。
排行榜统计全球学者的文献数量,得奬的近3,200位科硏人员在2002至2012年间在其领域发表的论文,被引述的次数位列各个领域的首1%。汤森路透指出这些科学家的论文「经常被其他科学家们评为具重要性和实用性」。
唐本忠教授多年来硏究有关「聚集诱导发光」(AIE)的新现象、新过程和新理论,开发其在化学、生物传感及光电器件等方面的应用; 赵天寿教授在能源工程学享负盛名,在燃料电池、液流电池,和燃料电池中多相能质传递与电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相互作用机理、建立了新的理论框架; 林荣业博士致力于和唐本忠教授一起硏究具有线性,超支化结构及先进功能性质的新型高分子。
科大教授是次获奖印证科大发展优质学术质研究、以及创造具世界性影响力知识的视野和使命。科大将继续积极发掘科技与工商管理的新知识,而不只是担当传统授课者的角色。

新闻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成为全港首位学者获颁机械工程业界殊荣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机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学教授及科大先进微系统封装中心主任李世玮敎授获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选为2014年度「Calvin W Rice Lecture Award」的得奖者,以表扬其对全球机械工程领域发展的贡献。李敎授是全港首位学者获颁此业界殊荣,他将于11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ASME国际机械工程年度大会暨展覧会上发表演说。
「Calvin W Rice Lecture Award」于1934年设立,每年向一位于外地取得卓越成就的讲师颁发奖项,旨在加强世界各地工程师之间的交流与认识。李世玮教授是继浙江大学前任校长杨卫教授之后第二位来自大中华地区的得奖学者。
成为香港首位得奖学者,李世玮敎授表示:「获颁此国际业界殊荣,我深感荣幸。衷心感谢过去一直支持我于全球机械工程领域发展的人士,并期望未来能够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
作为研究电子及发光二极管(LED)封装的知名专家,李教授早已预见集成电路(IC)行业由传统芯片封装发展成为晶圆级封装(WLP)的趋势,将带动市场对LED晶圆级封装的需求。有见及此,李教授于2007年起率领其团队研究先进LED晶圆级封装技术,以达到高产量及低成本生产的目标。除了专注其研究领域,李教授亦希望借助其所创设的佛山市香港科技大学LED-FPD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的专业研发与技术转移,将科大研发的LED封装与生产技术发扬光大至佛山及周边地区的固态照明产业,促进其开发与商业化,最终提升内地业界的竞争力。
李教授同时兼任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副院长、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院长、科大研究开发(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及佛山市香港科技大学LED-FPD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