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8

新闻
教育, 工程学, 科技, 本科生
香港科技大学推出革命性的综合系统与设计课程 为全港首个让学生参与规划学习内容的体验式教学模式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推出革命性的综合系统与设计(ISD)学位课程。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参与学习范畴及课程内容的规划。教学过程采用体验式学习,学生以团队合作方式进行综合系统研习,学习并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完全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将于2018年9月展开,致力吸纳在特定学科领域中具备过人才能或学习潜力的人才,并不以申请人的学业成绩为唯一标准。通过综合系统与设计学部举办的四年制课程,学生团队在教授与学部业界伙伴的悉心指导下,透过开放式专题研习,边做边学,获取设计和系统思维方面的知识,建立专业技能,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学生亦可自由选择研习方法和学习途径,由传统常规课程与大规模网上学习(MOOCs)、以至翻转课堂及网上课堂、甚至自学皆可。 学部署理主任吴景深教授表示:「科技成果的爆发性增长为颠覆性创新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颠覆性创新成果引领新市场,创造崭新的价值链进而推动地区与国家的经济增长。智能手机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模式,正是此类创新成果引领经济发展的最佳案例。颠覆性创新成果的诞生离不开前沿科学发现与崭新工程技术的结合,更有赖于一批掌握并能融合不同知识范畴,且具备以人为本精神、了解社会需求的创新者。要培育这种创新人才,工程教育应当具备创业家孵化器的作用,我们的教学方法必须创新,以强化学生的互动学习与自主学习能力,启发学生对自身能力和特点的认知,激发引导他们的创新潜力。」 隶属工学院的新学部,正正希望透过小组专题研习,培养学生的技术专才、批判性思维以及敏锐的商业触觉。此外,学部亦会协助促进不同学科教职员之间的互动,冀激发更多新思维与合作机会。 不少支持学部理念,与学部志同道合的企业,包括腾讯、飞利浦、戴森、大疆和亚德诺半导体等,其资深管理层及工程师也获邀参与课程之中,就学生的研习题目,提供业界和市场的观点,以及宝贵的实习机会。
新闻
大学公告, 个人化的跨学科主修, 本科生
IIM was Featured at CCTV
China Global Television Network (CGTN), an international channel of China Central Television (CCTV), interviewed Prof. King L. CHOW, Director of IPO and Individualized Interdisciplinary Major Program (IIM) and Felix CHO, an IIM student, at a feature story on innovative higher education in Asia.
新闻
教育, 教与学, 研究, 科技
科大与Minerva Project合作 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体验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与Minerva Project (Minerva)今日宣布,将合作推出崭新科大-Minerva学人计划,以科技及创新课程丰富科大学生的学习体验,亦让Minerva的学生得以参与科大的学习与研究。 自2018年秋季学期起,合资格及被录取的科大生将可于其学位课程的首两年,攻读科大课程之余,同时选修四个Minerva基础课程。而于Minerva Schools at KGI修读最后第四年课程的学生,亦可选择部分时间到科大上课,于科大前沿的实验室中,与科大教授一同参与并亲身体验研究工作,但学员须同时完成其Minerva毕业年的课程以及相关专题项目(Capstone work)。 Minerva教学法中的重要一环为主动学习平台(Active Learning Forum),此创新技术平台提供实时的小型互动研讨会。而Minerva的四个基础课程,则集中训练学生不同的能力,包括批判力、创意思维,沟通力与互动技巧,这些训练旨在增强同学于社会上成功所需要的能力。透过独特的教学模式: 即结合Minerva的基础课程,以及科大一直提倡的主动学习教学方法,让同学的竞争力得以提升。 四个基础课程将由科大教员教授,在类似视像会议的环境中,透过讨论、辩论、分组、模拟、意见收集及团队报告,大大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促进主动学习。由平台收集到的实时数据,不但能让教授确保所有同学生都参与其中,对教材有深入的理解,更可搜集同学对课堂的意见。 Minerva 创办人及行政总裁宾•尼尔森表示:「Minerva与科大的合作,为我们达成『为世界培育批判智慧』这使命,迈出令人振奋的一步。获得科大这领先国际的学府采纳我们的主动学习教学法、跨学科而有组织的课程设计,以及卓越的课堂研讨技术,令教育的成效不再限于Minerva Schools at KGI的同学。而令我感到特别自豪的是,我们的第一个合作伙伴是香港科技大学,它不仅是亚洲科技领域的翘楚,更是一所领先国际的学府。」
新闻
体育, 学生发展, 学生交流, 学生比赛, 奖项
The 19th HKUST-UM Sports Challenge Cup
About 450 student athletes, coaches and staff from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University of Macau participated in the 13 events of the 19th HKUST-UM Sports Challenge Cup at HKUST on Saturday, 28 April 2018.
新闻
音乐
香港科技大学呈献第八届国际知名音乐盛会「创意间的亲昵」
被《金融时报》誉为“精雕细琢”的盛事──「创意间的亲昵」迎来另一个最新的乐季,并将于2018年4月23日至5月6日在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校园再度举办。 今年「创意间的亲昵」与以色列驻香港总领事馆及以色列室内乐计划乐团合作,邀得当地多位知名的作曲家及演奏家来港,并从全球征选出五位新晋作曲家参与是次盛会。多位音乐家将透过在科大校园举办,为期两周的公开排练,深入讨论及修改不同作品。科大学生、教职员及公众可透过出席公开排练,见证世界级音乐家于作曲及修改曲目时的互动过程,更可参与其中、向音乐家提出意见。修改完成的作品不但会于科大预演音乐会亮相,稍后更将于香港演艺学院和香港大会堂,进行世界首演音乐会。 「创意间的亲昵」创办人和艺术总监,兼科大高等研究院苏海文伉俪博文讲座教授盛宗亮将联同茱莉亚音乐学院作曲系院长罗伯特・比萨;广受好评的驻校乐团以色列室内乐计划乐团;以色列总理奖得主、客席艺术家吉拉德・霍赫曼;以色列著名当代钢琴家、客席艺术家雅尔・曼拿;香港电台第三台知名节目主持菲尔.威兰; 著名马林巴琴及敲击乐手张钧量;香港管弦乐团巴松管首席莫班文;香港管弦乐团低音大提琴首席林达侨;四川交响乐团长号首席亚历山大・华登和著名小号手董光宇,参与演出。 由盛教授领导的专属小组,自全球近130 个呈交作品中,选出五位新晋作曲家﹕尼克・迪贝拿甸奴(美国)、妮可・墨菲(澳洲)、徐美玲(哈萨克斯坦斯坦/香港)和严是炫(南韩),他们的作品将于音乐会上亮相。而作为「创意间的亲昵2018」与以色列室内乐计划乐团另一大型合作项目,其中一位新晋作曲家的曲目,更有机会于乐团2018-19年度于以色列的乐季中,与盛教授的作品同台演出。欲了解详情,请浏览网址https://ic.hkust.edu.hk/ 有关香港科技大学
新闻
讲座, 个人发展, 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Talk : Making Choices in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Life
Dr. Sabrina Lin, the Vice-President for Institutional Advancement shared her thoughts and experiences on making choices in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life.
新闻
在校, 研究, 可持续性, 创新
Transforming Soil Hand-in-hand for a Brighter Future
Two groups of students spent the past year building soil. The project not only produced compost for direct use on campus; it also involved the development of a composting method and innovative composter design.
新闻
3D打印, 国际化及环球伙伴, 学生比赛
Bringing 3D Printing to Business
The technology of 3D printing is at the tipping point to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modern industrial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as well as end-user products. 2018 Winter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 Management Business Plan Competition was held at Bayreuth of Germany from 3 to 12 January for 48 students from 4 universities from 4 continents to learn about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3D pri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