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6

新闻
奖项及排名
香港科技大学举行第二十四届学位颁授典礼 颁授荣誉博士予六位杰出学者及社会领袖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天(11月18日)在大学校园举行第二十四届学位颁授典礼,并向六位杰出学者及社会领袖颁授荣誉博士。颁授典礼由科大校董会主席廖长城议员主持。科大向六位杰出人士颁授荣誉博士,以表彰他们的重大成就及对社会的贡献。他们分别是(按英文姓氏顺序排列): 晨兴集团主席兼共同创办人陈乐宗博士-工商管理学荣誉博士 杜克大学James B Duke数学、电子及计算器工程学教授Ingrid Daubechies-理学荣誉博士 麻省理工学院David H Koch学院教授Robert S Langer-工程学荣誉博士 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先生-工商管理学荣誉博士 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物理学教授陆锦标-理学荣誉博士 哈佛大学亨利罗索夫斯基政治学讲座教授兼哈佛燕京学社社长裴宜理-人文学荣誉博士 校长陈繁昌教授于典礼上恭贺并寄语毕业生,他日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及思考方式,他说:「香港目前面对众多社会问题,其中包括极端的意识形态。我深信,若我们没有深思熟虑、理性批判,就妄下判断及发表意见,将会祸延后代。作为社会精英及学有所成的大学毕业生,我相信你们应该具备批判思维,绝不盲从附和。」 陈乐宗博士于陈校长致辞后,以「科学的文化」为题主讲「毕业礼致辞」。陈博士表示,香港未来要成功,就要培养年轻人的科学文化。 陈博士说:「在香港成长,我自小便受杨振宁及李政道赢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所启发。他们获奖对当时很多年青人来说是个极大的鼓舞,启发他们研习科学。时至今日,科学及科技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及人类进步最重要的一环,但科学对香港年轻人的吸引力却日益衰减。若香港要打造一个科学、科技型经济,我们首先要在年轻人当中树立科学与技术的文化。科大应率先履行这一项历史使命。」
新闻
环球就业能力, 教与学, 学生发展
香港科技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跃升至全球第13位 继续位列大中华院校之首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于本年度的全球大学就业能力排名(Global Employability University Ranking 2016) ,跃升一级至全球第13名,同时位列大中华之首。科大毕业生就业能力已连续四年高踞大中华榜首及全球首20名。 科大校长陈繁昌教授对大学排名上升表示欣喜,他表示:「科大毕业生长期获评为环球人力市场中最具竞争力及最受欢迎的雇员之列,我深感骄傲。大学全人教育模式所致力培育﹕包括同学的国际视野及教研卓越等素质,不仅是排名中突显的聘用考虑因素,亦是科大努力成就的核心价值之一。」 陈校长续指:「科大致力塑造一个培育创意与创业精神,重视多元文化及跨学科教育的学习环境,以拓阔学生的视野,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大将继续培养更多人才。」 第七届全球大学就业能力排名访问了逾5,900名来自全球超过20个国家的招聘与行政人员,报告列出院校多个吸引全球雇主的重要因素﹕包括大学教员质素、研究设施、学术领域的表现、学生国际视野、大学声誉及毕业生经验等。至于雇主甄选员工的主要考虑因素,则包括其灵活性、积极性、沟通技巧、适应力、对别国文化的敏感度及处理压力的能力。调查由法国人力资源顾问公司Emerging及领先研究机构Trendence合作进行,访问来自美国、中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澳洲、巴西、印度及其他地区的雇主,当中超过一半曾于国外招聘员工。 为加强学生的就业能力,科大积极与全球超过250间顶尖学府合作,包括逾200间交流伙伴学府,透过交流、实习与义工服务,加强学生的全球体验。现时,超过一半的科大本科生会到海外交流一个学期或以上。
新闻
社区, STEM教育
科大获鹏程慈善基金捐款成立鹏程青年工程师学苑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于2016年11月5日,举办鹏程青年工程师学苑开幕仪式,科大工学院学生将有机会带领及指导中学生参与不同工程学工作坊,以启发他们对科技的兴趣,及培养他们活用工程学的思考模式。 全赖鹏程慈善基金创办人及主席、创科实业有限公司共同创办人及非执行董事钟志平教授的慷慨捐赠,隶属工学院的鹏程青年工程师学苑才得以成立。钟教授当日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局长吴克俭先生、科大校董会主席廖长城先生、校董会副主席查逸超教授、校长陈繁昌教授及其他嘉宾一同主持开幕仪式。典礼后,一众嘉宾由鹏程青年工程师学苑总监崔志英教授及学苑副总监陈锐斌教授带领,前往参观学生主导的全方位学习体验中心「工学院研习坊」,以及让学生构思及进行研究的「学生主导体验式学习实验室」。 校长陈繁昌教授感谢钟教授的慷慨捐赠,他表示:「工程学是将创新意念转化成伟大发明,令日常生活更为便利的一个重要源动力。我和钟教授相交多年,作为一个白手兴家的工业家,他无疑是体现香港「塞拉利昂精神」的佼佼者,而这精神正好与科大「凡事皆可为」的核心价值不谋而合。我衷心感谢他对学苑的支持,让工程界的明日之星能及早开展其创意之路。」 钟志平教授表示:「今次和科大合作,不单止顕示塞拉利昂精神,更是鹏程精神的传承。我勉励同学们自强不息终身学习,方才有鹏程万里!」 学苑副总监胡锦添教授于典礼后,为一批中学教师主讲研讨会,分享如何在中学推动科学、科技、工程及数学(STEM)教育。与此同时, 80多个中学生参与多个由科大同学主持的的工作坊,内容包括编写程序、制造燃料电池电动车和电子琴,以及三维打印及建模等。 传媒查询: 林淑媛 电话﹕2358 6313 电邮﹕anitalam@ust.hk  
新闻
职业
An Eye Opener
Silicon Valley is the dream destination for every emerging computer engineer, and Year 2 engineering student Jeff Hu made it there through an internship at Augmedix (US). Jeff had his eyes opened and the experience made him feel "reborn". Engineering student reinvents himself during internship in the Silicon Valley Silicon Valley (SV) has been the mecca of startups for quite some time, and an internship in SV is one of the most sought after positions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around the world. HKUST sophomore Jeff Hu, who secured an internship at Augmedix, the largest company collaborating with Google Glass, was among the lucky ones last year, and he soon discovered that the experience was life changing.
新闻
创新, 环境保护
呼吸清新丛林空气
空调对办公室员工来说无疑是一项伟大发明,但亦会带来令人困扰的副作用。在日常的一天,空调办公室内的二氧化碳逐渐累积,氧气含量下降,令员工难以集中工作,容易感到疲倦和精神紧张。 有见空调对人体的害处,张迪(哲学博士, 生物工程学, 2014)和NeoForest 的创始成员,研发出光合作用效率相当于40平方米森林的空气净化器,以微藻代替过滤网净化室内空气。微藻透过光合作用释出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并清除多种空气污染物。 作为来自中国的研究生,张博士和她的团队看到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发展潜力。张博士表示:「2015年中国空气净化器的市场规模约为130亿元人民币,而目前市场上还未出现像NeoForest般效能的产品,这给了我们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通过科大100万元创业计划大赛,张博士的团队接触到了许多潜在的合作者,有兴趣将他们的设计商品化。目前,团队已向企业提供定制产品,预计NeoForest可在2018年之前推出市面。在不久将来,普罗大众都可享受清新的丛林气息。 NeoForest在6月举行的科大第六届100万元创业计划大赛,以及其后的广州南沙全国总决赛中两度勇夺亚军殊荣。 一年一度的科大100万元创业计划大赛旨在推动创业文化及发掘拥有最佳商业前景的方案,是实践创新科技商业概念的平台。请按此了解比赛及NeoForest的详情。
新闻
调查, 统计
Library Services Quality Survey 2015 (LibQUAL+®)
From November 2nd to December 7th, 2015, the Library conducted a Services Quality Survey.         3,518 current students, faculty, and staff responded (~20% response rate).     The Library achieved 7.01 for Perceived level of service, its highest ever (compared to 2011 and 2007).     The Survey was a joint project of 6 libraries at UGC-funded institutions (JULAC libraries), using LibQUAL+?, a survey instrument developed by the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 widely adopted by libraries worldwide.     Respondents? comments also provide useful feedback to us for making sustainable changes and developing services to meet users? needs. Of the 1,483 comments received, over 25% were solely positive, and many more combined suggestions with appreciation.  
新闻
奖项及排名, 职业, 创业
Reaching for the Sky
If you’re willing to try you can always get there”, believes 2015 graduate Michelle Lee. Michelle is participating in the history-making project “Inspiration” featuring Hong Kong’s FIRST homebuilt and locally registered aircraft now flying around the world. Learn more about Michelle’s high flying story here. HKUST graduate helps make Hong Kong aviation history Inspiration, Hong Kong’s first homebuilt and locally registered aircraft, made headlines in August when it took off for a three-month around the world tour. Among the crew that made Hong Kong aviation history was HKUST alumna Michelle Lee, who is now part of the aircraft’s ground support team. A 2015 graduate, Michelle grew up watching movies like Top Gun and was always intrigued by the marvels of flight. Drawn to engineering as a high school student, she enrolled as a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ajor at HKUST, where she studied subjects related to aeronautical engineering.
新闻
科学, 国际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乔治.斯穆特教授 于「科大25周年杰出人士讲座系列」 探讨重力波的发现及其未来研究方向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日举办「科大25周年杰出人士讲座系列」,由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科大高等研究院苏海文及苏包陪庆教授乔治.斯穆特担任主讲嘉宾。科大师生踊跃参与讲座,反应热烈。 斯穆特教授以「重力波、黑洞碰撞及先进激光干涉仪重力波观测站」为题,向听众分享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早于一世纪前所预言,有关重力波的惊人发现。重力波是时空结构中的涟漪,去年九月,由于两个黑洞于距离地球超过十亿光年的遥远星系中碰撞,令先进激光干涉仪重力波观测站,首次探测到重力波。斯穆特教授解释,有关发现将引发全球科学家就黑洞、重力波特有的天文现象,以及广义相对论测试提出新观点。 斯穆特教授说:「是次突破性的发现得来不易,它不但证实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中,最后一个未被证实的预言,亦同时引证了他就大形宇宙事件中存在时空扭曲的预言。有关发现为重力波天文学开创新纪元,带来更多有趣及高能物体的观测,以及就广义相对论和天体物理学的准确测试。」 斯穆特教授因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而与约翰·马瑟教授于2006年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研究有助宇宙膨涨及宇宙大爆炸理论的发展。 斯穆特教授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数学及物理学学士学位兼物理学博士学位。他自1970年起于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及劳伦斯柏克莱国家实验室工作。斯穆特教授亦是巴黎天体物理研究所「宇宙物理学」发展基金的主席。他自2016年1月起出任香港科技大学赛马会高等研究院苏海文及苏包陪庆教授。 斯穆特教授乃美国国家科学院及美国物理学会院士。他获全球各地不同院校颁发博士学位及教授席。他亦是美国太空总署优异科学成就奖(1991)、美国能源部劳伦斯奖(1995)、爱因斯坦学会爱因斯坦奖(2003)、国际天体物理学院Daniel Chalonge奖(2006)及格鲁伯基金会天文学奖(2006)得主。 斯穆特教授发表过逾500篇科学论文,亦是阐释天文学和美国太空总署宇宙背景探测者的科普书籍《Winkle in Time》的共同作者。斯穆特教授是一名杰出的老师及普及科学的热心倡导者,他于2009年荣获奥斯特奖章,以表扬他在物理教育的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