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6

新闻
香港科技大学成立大数据生物智能实验室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成立香港科技大学大数据生物智能实验室,致力为生物学及医疗保健方面设计大数据分析方案,拓阔知识领域,改善人类生活。
设于科大的大数据生物智能实验室,将由科大新明工程学教授、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讲座教授兼系主任杨强教授,以及数学系讲座教授兼系主任汪扬教授共同领导,实验室将成为一所具领导地位的生物智能大数据研究实验室,加强学者和从业员在相关领域的知识交流。
科大获得朱慧恒先生的慷慨捐助,成立大数据生物智能实验室。朱先生于典礼上致辞时表示:「作为一名专心致志的实业家超过三十年,我很高兴在科大庆祝创校二十五周年的时刻,能为这所优秀大学的发展作出贡献。透过在美国及香港学术界尤其是和杨强教授及其科大跨学科团队的联系,我对大数据在生物医药和可持续生活方面的应用产生兴趣。我希望我的支持可以增强大学的研究力量,造福人类。」
科大校长陈繁昌教授表示:「我衷心感谢朱先生的慷慨支持,襄助科大设立大数据生物智能实验室。大数据的应用将会为人类的生活带来革命性的转变。大数据研究亦是科大策略发展方向之一。随着实验室的成立,我深信科大能为大数据研究的迅速发展带来新见解。」
杨强教授说:「朱先生对于生物智能的发展极具远见,结合新的大数据方案和有机农业系统及现代医疗服务,改善人类生活。我们的实验室会探讨新的大数据方案,例如深度学习及迁移学习,以加强数据分析的应用。」
科大的大数据生物智能实验室的研究范畴包括「深度学习方案」,即透过丰富功能描述机器的学习问题,从而让电脑作出决定;以及能让电脑模型轻易地在不同领域中应用的「直推式迁移学习」。实验室亦会专注研究基因养殖,令过程更为自动化和易于使用,以及配合庞大的数据来源。
传媒查询:

新闻
香港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叶玉如教授获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荣誉院士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理学院院长、晨兴生命科学教授及分子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叶玉如教授获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荣誉院士。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院士机构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独立政策研究中心。现有4,600多位院士及600多位外籍荣誉院士,均为世界各地的杰出学者、科学家、作家、艺术家,以及政商要人。多位著名的成员都是历史上显赫人物,包括首任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美国科学家与政治家班杰明·富兰克林、英国科学家查尔斯·达尔文、以及著名物理学家艾尔伯特、爱因斯坦等。各院士凭借广博的知识,肩负学院的使命,通过研究、出版物和会议,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叶教授是2016年增选的37名外籍荣誉院士之一。她是国际知名的分子神经科学专家,在神经系统发育和功能的研究,以及阿尔兹海默症等神经退化性疾病药物的研发等方面享誉盛名。叶教授目前持有41项专利,在顶尖国际学术期刊发表逾260篇论文和综述,著作被引用超过17,600次。
叶教授表示:「获选入这个备受尊崇的组织,与多位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贤达共事,我深感荣幸。我期待与他们携手合作,协助宣扬学院的使命。」
叶教授屡获殊荣,早前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科学院院士,以及最近获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和港科院创院院士。她于2004年获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成为生命科学领域首位得奖的中国人,并于2003年及2011年两度获颁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以及于2011年获法国政府颁授「国家荣誉骑士勋章」。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成立于1780年,汇聚各国在艺术、学术、商业和政府等不同界别的领袖,应对全球面临的种种挑战。学院通过研究、出版物和项目,向政府、学术界以及私营机构的决策者,提供权威而中肯的政策建议。学院的工作是由获选成员推动开展。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和学科都是领军人物,当中包括25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和60多位普立兹奖获奖者。
传媒查询:

新闻
香港科技大学主办香港首个亚洲物理奥林匹克
适逢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创校25周年,科大主办亚洲区物理学学界年度盛事──第十七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Asian Physics Olympiad, APhO),这是首次由香港主办的亚洲物理奥林匹克,亦是历届最大规模。亚洲物理奥林匹克是为亚洲高中学生而设的年度国际物理学比赛,以国际物理奥林匹克(International Physics Olympiad, IPhO)为蓝本,旨在推展青少年的物理学教育,加强亚洲区物理学家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培育和启发在物理学方面具优秀潜质的青少年。在今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每个亚洲国家或地区可派出一队由8位中学生组成的參赛队伍,接受物理学难题的挑战;而香港今年是主办城市,可派出两队中学生参赛。今届的试题由科大的学者拟订,参赛者会分别参加理论及实验考试。科大致力培育科技人才,历年来曾多次应香港资优教育学苑委托,为代表香港参加亚洲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的中学生举办一系列的物理培训课程,至今培育了共73名亚洲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的金、银及铜牌得主。今年约有200名来自26个亚洲国家或地区的中学生参赛,是自2000年首届于印尼举行的比赛以来规模最大。今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获得创新科技署及田家炳基金会等机构慷慨资助。第十七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于今天举行开幕仪式,主礼嘉宾包括亚洲物理奥林匹克2016赞助人罗范椒芬女士、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署署长蔡淑娴女士、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副秘书长陈嘉琪博士、科大校长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2016荣誉主席陈繁昌教授、亚洲物理奥林匹克会长郭龙泉教授、香港资优教育学苑院长吴大琪教授、香港物理学会会长张瑞勤教授,以及港科院院长徐立之教授。科大校长陈繁昌教授表示:「科大有机会举办香港首次亚洲物理奥林匹克,并欢迎一群对科学有浓厚兴趣的优秀年青人来到科大,我们感到十分欣喜。科大一直致力推动基础科学的研究及教学,此项盛事是科大创校25周年庆祝活动的重点之一,更是别具意义。我希望比赛能加深区内中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同时展示香港作为亚洲科技枢纽的一面。」

新闻
酣睡入梦非难事
睡眠是维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一环。睡眠质素受多项因素影响,打鼾是其中之一。打鼾不但有损个人睡眠质素,亦会影响家人与室友的睡眠质素。有见及此,一名本校教授近日发明了自动调节高度的智能枕头以监察睡眠质素,使人可轻易酣睡入梦。
科大腾讯工程学教授兼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讲座教授张黔指出,打鼾可能是患有睡眠窒息症的征状。在全球,每日有3,000宗死亡个案与睡眠窒息症有关。
现时,超过九成打鼾者于晚上睡眠时有呼吸问题,并可能发展成睡眠窒息症。睡眠窒息症是睡眠障碍的一种,患者在熟睡时会出现一次或多次呼吸停顿,或呼吸微弱。
凭着张教授研发的便携型感应仪器,用者只需将其戴上手指,即可监察睡眠状态,包括快速动眼睡眠(REM)(做梦时的睡眠)、轻度睡眠及深度睡眠等睡眠阶段,并可量度其血氧浓度(浓度低反映呼吸次数不足)。若用者呼吸次数不足,仪器便会自动调校枕头的高低及形状,从而改变用者睡姿,令其呼吸道恢复畅通。
张教授表示,智能枕头是非入侵性(non-invasive)的产品,其价格低廉及轻巧便携,家居或旅行使用皆宜。此外,智能枕头调节高度时亦不会打扰用者睡眠。
张教授补充,研究团队邀请广东省不同医院约300名初期及中度睡眠窒息症患者作临床测试,发现患者使用智能枕头后,血氧量下跌次数由平均每晚25次锐减60%至11次,而血氧量下跌的时间亦由25秒缩短至少达7秒。
张教授于2013年开始与一家深圳公司合作研发这项技术。有关技术正申请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认可,预计将于2017年在香港开售。

新闻
香港科技大学委任谭嘉因教授为商学院院长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宣布委任谭嘉因教授为科大工商管理学院(科大商学院) 院长。
谭教授是顶尖的资讯系统学者,专注大数据及电子商贸研究。他深信学术研究需具备挑战之余,亦应配合社会的实际需要,因此积极推动大学与商界的合作项目及创业计划。
谭教授服务科大多年,为其中一位商学院创院教授,多年来一直以创新精神为科大作出贡献,包括创立著名的环球商业管理课程,以及领导开创全港最具规模的本科生研究计划。
谭教授表示:「科大商学院多年来为区内提供优质商学教育,成为备受尊崇的国际学府,对能获委任商学院院长一职,我感到非常荣幸。展望未来,我们将秉承学院多年建立的良好基础,并积极扩展和发挥科大优势,加强与校内学系及商界合作,务求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及学习体验。」
谭教授于美国普渡大学取得管理资讯系统博士学位。他曾于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商学院任教,于1992年加入科大,2005年担任资讯、商业统计及营运学系讲座教授,1999-2006年出任商学院副院长,以及2002-2005年期间同时兼任资讯与系统管理学系主任。谭教授的新任命于2016年 4月1日起生效,履新前于2007-2016年期间为科大协理副校长及学务长,专责提升科大本科教育水平。
谭教授对科大贡献良多,当中包括带领本科课程顺利过渡至「三三四」学制、积极推动本科生国际化、举办不同活动招收本地及国际学生,以及为学生开拓更多国际交流机会。
谭教授现时担任多个政府教育小组委员,包括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研究资助局、课程发展议会及教育局自资专上教育委员会。此外,他于2015年获政府委任为金融科技督导小组成员,就推动香港成为金融科技中心,向政府提供建议。
传媒查询:
潘绍忠先生
电话 ﹕(852) 3469 2090
电邮 ﹕johnpoon@ust.hk

新闻
香港科技大学沉痛悼念创校副校长麦法诚先生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 筹备委员会秘书长兼首任行政及总务副校长麦法诚先生于本月十四日在香港辞世,科大仝人对此表示沉痛哀悼。
对于麦法诚先生的离世,科大校长陈繁昌教授表示﹕「麦法诚先生在科大筹备创校期间尽心尽力为大学作出贡献,亦是大学成立后初期发展的中流砥柱。虽然他与世长辞,但他永远是科大的挚友。全赖他和大学其他创校成员的不懈努力,科大才拥有今天的成就。我谨代表大学向麦法诚先生的家人致以最深切的慰问。」
麦法诚先生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于1962年来港出任政务主任,展开其公务员生涯。1986年,有鉴于社会期望香港成立一所专注科技的大学,当时的港督尤德爵士任命时任运输司的麦法诚先生担任科大筹备委员会秘书长。筹备委员会由钟士元爵士领导,为科大创校规划细节,钟爵士其后成为科大首届校董会主席。
麦法诚先生当年为科大寻觅创校校长肩负重任,代表筹备委员会远赴三藩市与时任三藩市州立大学校长兼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吴家玮教授会面,邀请他加入筹备委员会。吴教授其后于1987年11月正式成为科大创校校长。
科大筹备委员会的工作于1988年告一段落,新成立的大学校董会任命麦法诚先生为行政及总务副校长,他亦为校董会成员,至1995年退任。
传媒查询:
鲁桂欣
电话﹕2358 6317
电邮﹕sherryno@ust.hk
谈家诚
电话﹕2358 8556
电邮﹕johnnytam@us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