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以新思維駕馭變化,敢創未來。

香港科大學者戴希教授問鼎有「中國諾貝爾獎」之稱的2025未來科學大獎
新聞
香港科大學者戴希教授問鼎有「中國諾貝爾獎」之稱的2025未來科學大獎

未來科學大獎委員會今日揭曉2025年度獲獎名單。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蒙民偉博士納米科學教授兼物理系講座教授戴希,榮獲2025「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以表彰其於凝聚態物理學及拓撲材料領域的開創性貢獻。

「未來科學大獎」於2016年成立,是中國首個由科學家和企業家共同發起的世界級科學大獎,有「中國諾貝爾獎」之美譽。大獎設有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三個獎項,以表揚於這些領域具優秀表現、以及對大中華區有卓越科研貢獻的科學家。單項獎金高達一百萬美元。

沿海城市氣候韌性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吳宏偉教授榮獲三項國際大獎
新聞
沿海城市氣候韌性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吳宏偉教授榮獲三項國際大獎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副校長(大學拓展)暨土木及環境工程系講座教授吳宏偉教授近日榮獲三項由頂尖機構頒發的殊榮,包括英國特爾福德金獎 、由加拿大土木工程學會頒發的Donald Stanley最佳論文獎  ,以及《計算機與岩土工程》期刊的Scott Sloan 最佳論文獎。這些獎項表彰了吳教授在泥石流體力學、可持續廢物管理和斜坡安全等領域的超卓學術成就。

吳教授在岩土工程及土力學方面是國際知名的學者,其專業研究領域包括非飽和土力學、生態岩土學及泥石流和山泥傾瀉防治。根據2024年史丹佛大學公佈的全球頂尖2%科學家排名,他是唯一一位在地質與測繪工程及土木工程子領域中,躋身「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前五名的華人教授,同時也是五人中最年輕的一位。吳宏偉教授日前獲國家科技部委任新近成立的沿海城市氣候韌性全國重點實驗室雙主任之一。

陰和俊部長期許科大聚力科技創新與人才高地建設  服務國家發展大局
新聞
研究, 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
陰和俊部長期許科大聚力科技創新與人才高地建設 服務國家發展大局

國家科學技術部(科技部)部長陰和俊日前率代表團訪問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深入考察科大在前沿科研領域的最新突破與人才培養成果。科大校董會主席沈向洋教授、校長葉玉如教授與大學管理層及科研團隊熱情接待。

陰和俊部長日前於香港特區政府總部舉行的在港全國重點實驗室授牌儀式上,向科大頒授三個全國重點實驗室牌匾,包括兩所重組後更名的「神經系統疾病全國重點實驗室」與「顯示與光電子全國重點實驗室」,以及一所與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合作新建的「沿海城市氣候韌性全國重點實驗室」。

陰和俊部長於授牌儀式當天的下午考察科大。訪問期間,陰和俊部長對科大在科研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予以高度肯定,並讚揚科大辦學理念具有國際視野、創業精神與創新思維。他指出,科大建校僅三十多年,已迅速發展成為世界頂尖大學之一,彙聚眾多頂尖科學家,培養大批傑出人才,產出多項重大科研成果,緊密契合國家戰略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

香港科大引領未來

facts_bg

實力排名

國際獎譽

# 19

蟬聯全球第十九位及香港第一位

《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學影響力排名2025》

# 24

2025年全球大學畢業生就業能力排名與調查 

香港第一及大中華區第三 

由人力資源顧問公司 Emerging 於《泰晤士高等教育》發布

# 12

亞洲頂尖700+所大學排名

香港排名第三及大中華區第九

2024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亞洲大學排名》

資料與數據

1800 +

活躍的初創公司

由香港科大教職員、學生、校友成立或由香港科大創業計劃所資助或培育的初創公司。

27 %

教授入選

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排名

史丹福大學(2023)

專利影響力指標

# 1
全中國
# 33
全球

《自然》期刊公布的學術機構專利影響力指標200強排名(2022)

10

獨角獸企業

估值超過10億美元

hkust firsts background
first
香港科大推全球首個大型人工智能教育沙盒遊戲 提升AI素養 推展公眾科研
香港科大推全球首個大型人工智能教育沙盒遊戲
科大夥拍畢馬威及格里菲斯大學推出亞洲首個金融罪行與法證會計碩士專修課程
科大夥拍畢馬威及格里菲斯大學推出亞洲首個金融罪行與法證會計碩士專修課程
邁向零碳:科大公布減碳藍圖 創本地大學先河
邁向零碳:科大公布減碳藍圖 創本地大學先河
科大率先試用首個港產AI大模型HKGAI V1
科大率先試用首個港產AI大模型HKGAI V1 推動教育創新
一覽AI鉅作:科大主辦首屆全AI製作電影節
Thumbnail
科大研發全球首台千瓦級彈卡綠色製冷裝置
科大率先推出公營大學首個官方彈性工作地點政策
科大成立香港首個藝術與機器創造力學部 融合科技與人文培育創意產業人才

同賀非凡成就

為香港科大菁英的卓越成就喝采。

Technician Association at Clear Water Bay

2025 PLANCKS 國際物理比賽總決賽第三名

Technician Association at Clear Water Bay
Prof. QU Huamin Prof. QU Huamin

QU Huamin教授

Dean, AIS; Head, EMIA

Research.com’s Best Scientists in the World by Discipline

QU Huamin教授

Dean, AIS; Head, EMIA

張利民教授

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系主任及講座教授

鄧漢忠工程學教授席

張利民教授

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系主任及講座教授
Sign Language Translation AI - Hao LIU, Aaliya RAZA

Sign Language Translation AI - Hao LIU, Aaliya RAZA

School of Engineering (SENG)

Hong Kong Techathon+ 2025 - Merit Award in Trusted AI & Data Science category (Open Group)

Sign Language Translation AI - Hao LIU, Aaliya RAZA

School of Engineering (SENG)

我們致力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建立多元社群、培養全球公民意識、社區參與,推動社會進步。

SDG 1
1

1 無貧窮

了解更多
SDG 2
2

2 零飢餓

了解更多
SDG 3
3

3 良好健康與福祉

了解更多
SDG 4
4

4 優質教育

了解更多
SDG 5
5

5 性別​​平等

了解更多
SDG 6
6

6 清潔飲水和衛生設施

了解更多
SDG 7
7

7 經濟適用的清潔能源

了解更多
SDG 9
8

8 體面工作和經濟成長

了解更多
SDG 9
9

9 產業、創新和基礎設施

了解更多
SDG 10
10

10 減少不平等

了解更多
SDG 11
11

11 可持續城市與社區

了解更多
SDG 12
12

12 負責任消費和生產

了解更多
SDG 13
13

13 氣候行動

了解更多
SDG 14
14

14 水下生物

了解更多
SDG 15
15

15 陸地生物

了解更多
SDG 16
16

16 和平、正義與強大機構

了解更多
SDG 17
17

17 促進目標實現的夥伴關係

了解更多

活動

從學術到娛樂活動,應有盡有。

即將舉行的活動:
Sep
01
社區工作
HPV Disease Prevention Vaccination Campaign 2025-26
September 01 - September 16, 2025 10:00 am - 03:00 pm
Sep
15
社區工作
Rummikub with Elderly 與長者同遊魔力橋
September 15 - September 30, 2025 03:00 pm - 04:30 pm
Sep
25
社區工作
Little EMpire Lanterns 童EM製燈籠慶中秋
September 25 - September 28, 2025 06:00 pm - 05:00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