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her Term ID
491

投入帆船及社會服務體驗 開展閃耀人生

於課堂以外,你有否想過跳出舒適圈,嘗試參與別具挑戰性的活動,從中鍛鍊自信及啟發個人成長?「科大青年啟航閃耀計劃」可能是一個絕佳的選擇。此創新的計劃由HKUST Connect香港帆船創業協會合辦,以帆船作為訓練平台,讓學生體驗航海工作,並學習籌劃社會服務活動,培養畢生受用的能力。

參與計劃的同學可登上名為「孟恭祝」號* 的帆船,學習航船基本技巧,絕對是難得的體驗。香港帆船創業協會創辦人李志雄 (Andy Sir) 表示,航海體驗可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團隊精神和毅力,而籌劃服務活動的過程亦可磨練待人接物的態度及處理問題的技巧。Andy Sir說:「這些軟技巧在書本上學不到,卻是投身職場的基本技能。」

身體力行,寓教於樂

「快樂的課堂造就快樂的學生」,可說是香港科技大學工學院工程教育助理教授梁煒霆的座右銘。梁教授是三屆卓越核心課程教學獎的得主,他深信教學具有改變人生的力量,因此積極鼓勵學生投入學習。

從科大邁向大灣區:紮鐵機械人的知識轉移之旅

今年四月,科大在第49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中,有四個項目贏得了評審團嘉許金獎,其中之一是紮鐵機械人項目。此發明品由哲學碩士生李昊臻帶領團隊,在香港智能建造研發中心副主任梁浩博博士的指導下,共同研發而成。而科大亦在本屆發明展中再創高峰,共有多達36個研發項目奪得不同殊榮,成績彪炳。

科大與印尼政府首達合作協議 招攬印尼頂尖學生入讀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天與印尼教育、文化、研究及科技部(教育部)簽署重要合作協議,設立印尼學位課程教育獎學金計劃(Indonesia Education Scholarship for Degree Program),成為香港第一間與該部門攜手培育優秀印尼本科生的香港高等院校。

根據協議,首批12名傑出印尼學生經過嚴謹的遴選過程後,將於新學年入讀科大。印尼教育部將為他們提供全額獎學金,支持他們在科大就讀期間的所有學費、生活費及其他開支。這批學生將於九月起在科大攻讀包括科學、工程、工商管理、人文和社會科學以及跨學科領域等本科課程。

是次與印尼政府的合作,不但印證了科大在吸引頂尖國際學生所取得的努力成果,特別是來自印尼等「一帶一路」國家的學生,亦配合香港政府去年底提高資助專上院校招收非本地學生限額,銳意將香港發展成國際教育樞紐的目標。

科大首席副校長郭毅可教授在簽署儀式上表示:「我十分感謝印尼政府的不懈支持,促成此次合作。科大一直積極與世界各地的夥伴緊密交流,特別著重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聯繫。我們早前已與多個歐洲國家、印度、阿聯酋及越南等地展開協作。此次新協議不但可吸納更多有抱負的印尼學生選擇來港升學,更有利科大於國際化的校園環境下,持續促進多元及創新思維,助力香港進一步發展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

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榮獲30年長期服務獎:科研如尋寶 致力傳承科學家精神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獲科大頒發30年「長期服務獎」,以表揚她服務大學多年的貢獻。她於1993年回流香港,一直服務科大至今,先後出任系主任、理學院院長及副校長(研究及發展)等重要崗位。除了是香港八間資助大學中首位女校長,亦是本地高教界中鮮有於原校一直升任至校長的學者。

與科大結緣

取代還是互補?科大研究揭示人類與人工智能互動的複雜性

人工智能(AI)近來備受矚目,在AI迅速發展下,如何使其促進我們日常工作生活仍是一個許多科學家關注的複雜問題。最近,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的研究團隊對AI應用於教育方面,進行了一項展望性研究,探究了AI可以如何讓評分更合理,同時觀察了在擁有AI同伴的情況下,人類參與者的行為。團隊發現,部分老師們樂於有AI的參與,但直到要決定人類或AI可擔當主導地位時,則發生爭論,相關情況非常類似人類互動過程中,一個新成員進入其他人的專業領域時的情形。

這項研究由科大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博士生鄭成博和四名團隊成員,在副教授麻曉娟的指導下進行。他們開發了一個名為AESER(Automated Essay ScorER,自動作文評分器)的AI作文評審成員,並將20名英語教師分成十個小組,以研究AESER在小組討論環境中的影響。AI與人類教師交換意見、協商、問答,甚至參與最終決策投票。基於受控式「綠野仙蹤(Wizard of OZ Testing)」實驗研究方法,AESER的行為受深度學習模型和一名人類研究員的共同左右,在線上會議中與其他參與者交換觀點並討論。

科大設立跨學科學院 提升跨學科教育與研究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為進一步提升其跨學科研究與教學能力,正式把大學跨學科課程事務處升格為跨學科學院(學院)。新學院將配合社會需要,靈活推出嶄新的教學課程,以及推動包括藝術科技和生物設計等新興領域的跨學科研究。

作為一所研究型大學,科大全力支持香港成爲國際創科樞紐,而發展跨學科人才乃實現這個目標的關鍵因素。爲吸引、培養並挽留這些人才,科大特別成立跨學科學院,以加強支援大學於六大研究領域1延聘跨學科教員的舉措,並培育能應對當前社會多樣而複雜議題的學生。

新學院不僅在聘請新興領域跨學科教員方面擁有更大的靈活度,亦將於現時11個本科及研究生跨學科課程之外,推出一個全新的科技創新碩士課程,以及拓展現有的學術計劃,進一步加強不同學院之間的融合交流。

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表示:「面對全球人口老化及氣候變化等迫切議題,傳統的單一學科已不足以應對,需要透過融合不同學術範疇、取長補短來解決,跨學科的方式於教育和科研領域中亦因而顯得日趨重要。是次跨學科課程事務處升格為跨學科學院,展現了我們為協助香港成爲國際創科中心而致力培育跨學科人才的決心,同時也是科大踏上HKUST 3.0進程的重要里程碑,以邁向成為學習、探索和創新方面的卓越大學的目標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