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科技大學(科大)領導、有關神經科學領域的最新研究,為治療中樞神經系統(CNS)損傷帶來新希望。研究人員透過識別一種調節多種類型CNS軸突再生的新基因,為修復受損的神經網絡邁出重要一步,相關研究結果已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
成年哺乳類動物的CNS缺乏自我修復能力,是治療脊髓損傷的主要困難,令這些損傷可能導致如癱瘓等永久性殘疾。早於2019年,科大生命科學部劉凱教授帶領的團隊在《神經元(Neuron)》期刊上發表的一篇研究,便曾揭示,lipin1基因透過神經元脂質代謝的分子機制,於調節CNS軸突再生中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然而,科學界仍須進一步研究軸突再生的複雜分子機制,了解如何利用這些機制治療脊髓損傷。
Lipin1是一種參與脂質代謝的酶,降低視網膜神經節細胞中的lipin1水平可以指導神經元從合成存儲脂質轉向膜組分磷脂,進而促進神經修復。其中,有些脂質還可以參與訊號傳遞,包括磷脂酸(PA)和溶血磷脂酸(LPA),可以活化重要的細胞通路,包括mTOR通路,對細胞生長和存活十分重要。
是次研究中,劉凱教授帶領的團隊設計了一種專門針對lipin1 mRNA的新型shRNA,並將其封裝在AAV病毒載體中,借助AAV遞送至神經元,能夠將lipin1 的水平降低63%。研究發現,降低神經元中的lipin1水平會增加PA和LPA的含量,從而活化mTOR和另一種訊息分子STAT3。這些變化顯著促進了神經再生,揭示了lipin1-PA/LPA-mTOR相關的回饋迴路在損傷後阻止神經再生的過程中,扮演着關鍵角色。
脊髓損傷後果嚴重,但治療手段非常有限。雖然Pten是促進脊髓損傷後軸突再生最有效的靶點,然而,Pten為抑癌基因,難以於臨床治療上應用,使科學界一直努力探索新的治療策略。其中,皮質脊髓束(CST)是一束連接大腦和脊髓的神經纖維束,控制精細運動技能。是次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嚴格的完全脊髓損傷模型,證明了lipin1 敲低(knockdown,簡稱KD)能促進CST軸突的強健再生(圖二)。lipin1 KD的再生效果與Pten相若,甚至更好。為了確定lipin1 KD是否還能促進其他脊髓束的再生,研究人員還檢查了上行感覺軸突的再生,發現lipin1 KD也顯著增強了這些感覺軸突的再生能力。
研究還進一步發現,抑制lipin1表達不僅改變神經元內脂類代謝,而且還可透過PA和LPA來活化mTOR和STAT3訊號通路,影響CNS軸突的再生能力(圖三)。這一研究結果確定了lipin1能作為控制多種軸突再生的保守性靶標,為修復脊髓損傷提供了新的治療方向。
這項研究由多個學者專家所帶領的研究團隊組成,包括科大劉凱教授、香港理工大學姚鐘平教授、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及生命科學部研究教授傅潔瑜教授,及香港中文大學葉柏勤教授的團隊。
此研究獲不同資助支持,包括:香港研究資助局卓越學科領域計劃、創新科技署、健康與醫學研究基金、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州腦和類腦科技重大項目、深港腦院─深圳基礎研究中心、南豐生命科技、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
*註:生物醫學研究所博士後陳衛濤、科大博士生吳俊強和博士後楊超為本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科大劉凱教授為本論文的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