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4

新聞
科大工學院研發新型環保製冷裝置 製冷效率刷新世界紀錄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工學院的一支研究團隊開發了一個新型環保製冷裝置,其製冷效率大幅增加逾48%,刷新世界紀錄,有望減少全球能源消耗之餘,亦可為依賴製冷技術的行業帶來改革轉型。彈卡製冷技術的效能大幅提升,亦有助推動這項顛覆性技術的商業化,並減低傳統製冷技術對環境所造成的不利影響。
新聞
教育, 校園生活, 學生發展, 學生發展及聯繫
投入帆船及社會服務體驗 開展閃耀人生
於課堂以外,你有否想過跳出舒適圈,嘗試參與別具挑戰性的活動,從中鍛鍊自信及啟發個人成長?「科大青年啟航閃耀計劃」可能是一個絕佳的選擇。
新聞
科大工學院研發鈣鈦礦量子線全彩纖維發光二極管 推動先進可穿戴顯示技術的發展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工學院的研究團隊成功研發了一款利用鈣鈦礦量子線製成的全彩纖維發光二極管,為可穿戴照明和顯示設備的創新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纖維發光二極管(Fi-LED)因與紡織品的製造兼容及具有均勻的空間亮度,是柔性LED顯示領域中常用的關鍵組件。金屬鹵化物鈣鈦礦(MPH)因具備卓越的光電性能,已成為新一代LED中極具潛力的發光材料。儘管潛力巨大,利用MPH製造纖維發光二極管仍存在不少挑戰,包括由引力和表面張力造成的不均勻塗層、低質量的結晶,以及複雜的電極沉積過程,這些均會導致不均勻及低效率的發光。
新聞
科大工學院研究團隊首創手性彈簧界面概念 增強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耐久性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工學院的一支研究團隊首創一種手性構型的界面微結構,用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該創新界面概念大幅度提高了電池的可靠性和光電轉換效率,有助於加速鈣鈦礦電池的商業化進程。
新聞
研究, 研究及科技, 無人駕駛飛機, 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
科大開發新型人工複眼技術 低成本兼高靈敏度
新聞
科大工學院研發突破 令太陽能電池更高效、更耐用
太陽能或光伏技術是指將光能轉化為電能的清潔可再生能源技術,在全球應用日趨普遍。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分子鈍化處理方法,顯著提高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效能和耐用性,有助於推進這種清潔能源的大規模生產。 是次突破的竅門,在於團隊成功識別出鈣鈦礦性能和壽命的關鍵材料參數。鈣鈦礦被譽為新一代光伏材料,由於它具有獨特的晶體結構,令它在光伏再生能源有著莫大的潛力。此項研究成果已於《科學》期刊上發表。
新聞
教育, 學生發展
身體力行,寓教於樂
「快樂的課堂造就快樂的學生」,可說是香港科技大學工學院工程教育助理教授梁煒霆的座右銘。梁教授是三屆卓越核心課程教學獎的得主,他深信教學具有改變人生的力量,因此積極鼓勵學生投入學習。
新聞
精算, 創新
科大、中大、港大及國大獲旭日慈善基金捐款港幣五千萬元 支持基礎數學研究及人才發展
香港科技大學 (科大)、香港中文大學 (中大)、香港大學 (港大) 及新加坡國立大學 (國大) 獲旭日集團旗下的旭日慈善基金捐款合共港幣五千萬元,襄助各大學於未來五年推動基礎數學的學術研究和人才培訓。 基礎數學一直在推動科技創新上扮演著關鍵角色,發展潛力無限。是次旭日慈善基金的捐款,將扶助四所頂尖大學培育相關領域的人才、促進學術交流並推動國際協作。 出席捐贈儀式的嘉賓包括旭日慈善基金主席兼旭日集團董事長楊釗博士伉儷、新加坡駐港總領事王首毅先生、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中大校長段崇智教授、港大校長張翔教授、以及國大副校長(行政)鄭文輝先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