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ds holding an Earh-shaped ball of grass

碳中和生活實驗室聯合宣言

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IPCC) 最新報告指出,將全球暖化升幅控制在 1.5°C 以內的機會之窗正在迅速消失。為了共同避免氣候變遷所帶來的災難性影響,我們迫切需要大幅度且持續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第 13 項也將氣候變化視為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障礙,並強調氣候行動在確保全球可持續未來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我們認知到:

  1. 大學在推動社會所需的研究和創新方面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幫助社會避免氣候變遷的最嚴重影響。
  2. 作為知識翹楚,我們肩負獨特責任,積極推動碳中和校園的解決方案,為建造可持續未來作出貢獻。
  3. 在追求碳中和的過程中,我們將校園視為「生活實驗室」,作為研究和開發解決方案的重要平台,同時也是實踐所學和推動應用研究的試驗場地。 
     

我們承諾:

  1. 支持並維護聯合國SDGs第 13 項,採取緊急行動應對氣候變遷及其影響。
  2. 創建並堅持一個鼓勵學生和教職員實碊研究與學習的環境,以培育有助碳中和的創新思維。
  3. 積極促進校園內各方的多元合作,推動以校園為基礎的測試和學習。
  4. 分享並交流「生活實驗室」倡議的最佳實踐方案,並積極利用方案來測試、展示和推進校園內的研究,以減少校園營運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 

參與大學

Chulalongkorn University logo

朱拉隆功大學(泰國)

Khalif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ogo

哈利法大學(阿聯酋)

Korea University logo

高麗大學(韓國)

KTH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ogo

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瑞典)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ngapore logo

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logo

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

Nazarbayev University logo

納扎爾巴耶夫大學(哈薩克共和國)

Taylor's University logo

泰萊大學(馬來西亞)

HKUST Logo

香港科技大學

Tongji University logo

同濟大學(中國)

The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logo

利物浦大學(英國)

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UNSW Sydney) logo

悉尼新南威爾士大學(澳洲)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logo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

Universiti Brunei Darussalam logo

汶萊達魯薩蘭大學(汶萊)

University of South Africa logo

南非大學(南非)

University of Toronto logo

多倫多大學(加拿大)

Western Sydney University logo

西悉尼大學(澳洲)

Zhejiang University logo

浙江大學(中國)

Joint Declaration on Embracing a Living Lab Approach to Promote Carbon Neutrality

香港科技大學於2024年6月12日在泰國舉行的全球可持續發展大會(GSDC)上正式宣布並同推動碳中和的聯合宣言。來自朱拉隆功大學、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泰萊大學及悉尼新南威爾士大學等代表出席在GSDC舉行的宣言公佈儀式。

 

 

瀏覽新聞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