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故事

科大起源

1989年,中國國家改革開放逐漸取得成果,帶動地區形勢急速轉變。香港憑藉其獨特優勢,銳意發展成為亞洲金融中心,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知識和經濟樞紐。有見及此,高瞻遠矚的香港領袖計劃成立一所研究型大學,以支持香港的未來發展。

這項艱鉅但意義重大的項目迅速吸引一批來自全球的教育家,他們無懼重重挑戰,懷著對教育的滿腔熱誠,共同創立香港科技大學。

時至今日,科大已成為一所享譽國際、領先同儕的高等學府,在科學、工程、商業教育、人文和社會科學等不同範疇繼續追求卓越、尋求突破。

我們天生勇於創新,只要你敢於接受挑戰及超越自我,歡迎你與科大一起攜手努力,為改善人類生活共同奮鬥。

our-story

科大校徽

科大的校徽具有多重象徵意義。從意象的角度凝視,在知識之源的書本之上,冒起了智慧的金色大腦。而在高舉書本的雙臂之中,既是一個代表科學的燒瓶,亦是一個代表工程與技術、或傳播與管理的發射塔。我們也可以看到太陽發出金色的光芒,那是非常傳統的中國色彩,映照在代表香港的湛藍色大海上。支持着這些象徵標誌的是三個希臘字母 ,分別為「upsilon」、「psi」和「tau」,音譯則作「UST」。總而言之,校徽跟科大本身一樣,蘊含多重意義。

our-logo

科大標誌

很少學府能夠像科技大學一樣,以極具代表性的紅鳥日晷作為大學標誌。這件以「時間之輪」為設計理念的雕塑迄立於科大廣場中央,是由香港賽馬會委託一對居於澳洲西部珀斯的愛爾蘭籍藝術家夫婦Charles和Joan Walsh-Smith創作而成。

這件雕塑以日晷 — 人類最早期的科學發明之一作為設計藍本,它將技術和自然融為一體,體現了我們作為一所大學的意義。它的優雅與歷史元素相結合,同時帶有永恆不變之意,其簡約流暢的線條營造出未來感。紅鳥日晷在乍看之下像一團火焰,而其把概念迥異的元素加以統一,正正顯示人類只要有雄心壯志,便能將目標實踐。

紅鳥日晷以鋼鑄造,安裝在水池中央的寬階平台上,象徵著時間的流逝。平台上還有浮雕壁畫,描繪了中國在科學和技術領域所取得的39項成就。紅鳥日晷於1991年10月8日安裝完成後隨即成為科大的標誌,透過其形態、功能、歷史和未來之間相互交織,反映出科大的不同面貌。

設計主題:

「這個高 8.5 米、眾所矚目的『時計』結合藝術與科學,它既具日晷的實際時間功能,又是一件可供欣賞的藝術雕塑,兩者完美兼容。它那翱翔、飛舞、優雅的形態,寓意著活躍的動感和複雜的形體節奏,無論是視覺上還是美學上,利用太陽及其陰影體現了日晷功能的精神本質。」

沒有對歷史的堅定認同,中國科學技術就無法走向未來。欲戰勝自然界的挑戰,就需要深刻理解科學與自然之間重要的關係。一件物件本身的效用離不開藝術性和它所展現的形式。紅鳥日晷表明,只有掌握了這些二元性,我們才能超越最天馬行空的夢想,戰勝我們面臨的任何挑戰。在香港科技大學,我們的意志毅力比我們的雄心壯志更強大。

our-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