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3

新聞
獎項, 共同核心, 公共政策
政治遊戲:誰說政治科學教育乏味無趣?
提起政治,很多學生都選擇採取避之則吉的態度,認為複雜的政治問題最好留給政治人物去解決。然而,只要我們明白每一個政治決定都與生活息息相關,我們便會更積極投入地參與討論政治議題。 假如你也有同感,那麼王家禮教授就是你的最佳導師。這位科大社會科學及公共政策學部社會科學教育高級講師兼助理教授的課堂充滿趣味又有啟發性,一向座無虛席,深受學生歡迎。他在SOSC 3520 「理解比較政治學」課程上的出色教學表現,更讓他贏得科大2022「卓越核心課程教學獎」。  點燃創新思維 王教授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隨後負笈倫敦取得碩士及博士學位。   王教授以其獨具匠心的創新教學法,為看似枯燥乏味的科目注入生機和活力,從而引發學生的濃厚興趣,促使他們踴躍參與其中。不過,王教授於2014年剛加入科大時,其教學方式卻比現在傳統得多。「那時我比較依賴教科書内容製作教學筆記,並以期中及期末考試作為評分標準,學生只要熟讀筆記便可。」

2021

新聞
創業, 合夥, 社區參與, 共同核心
香港科技大學與 Facebook 合作培育新一代數碼人才
科大以主要合作夥伴身份加入 Facebook 的「數碼人才飛躍計劃」,共同培育未來數碼人才。
新聞
教與學, 可持續性, 共同核心, 跨學科
環保永續的言傳身教
劉培生教授(右三)領導的 SUST1000 教學團隊學歷背景多元,講師們總多角度地討論問題,互相學習。 為啟發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思維,科大近年開展更多有關可持續發展的課程﹐以增加學生在永續生活方面的理解、知識,及技能。一直為可持續發展教育付出心力的跨學科教育副教授劉培生教授,最近便憑「可持續發展導論」課程(SUST1000)獲頒科大「2020年卓越核心課程教學獎」。他接受一年級商學生李心怡訪問時講述了可持續發展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其團隊如何以別開正面的方式啟發同學對可持續發展這個科目的興趣。 李:李心怡劉:劉培生教授「以多元配合多元」

2020

新聞
教與學, 共同核心, 健康, 化學生物工程
讓人垂涎的食品科學
科大致力發展全人教育,因而設立本科生必修的核心課程,透過提供全面而均衡的學習體驗,培養學生成為勇於承擔、具備獨立思考能力的公民,以積極進取的精神實踐抱負。在衆多核心課程當中,學生對「食品科學與工程導論」情有獨鍾,因爲修讀這門課程的學生可以自製麵包、曲奇餅、豆腐甚至啤酒,並了解為何油炸食物特別可口。於學生而言,整個學習過程本身就是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體驗。 進行實驗時,劉教授(左二)會跟學生一邊製作食物,一邊引導他們思考背後的科學原理。 這課程的上課地點亦與別不同:在半廚房、半實驗室的「課室」裡,不僅有煮食爐、烤箱、攪拌機等標準廚房設備,更有寬敞的專用實驗室,裡面配備了恆溫箱、蒸發器和離心機等各類千奇百怪的器具。 身為課程導師的化學及生物工程學系工程教育副教授劉元帥強調:「我在第一堂課便清楚指出:我們會一起烹調食物,但不要把課程看成烹飪班!這是化學工程實驗室,不是廚房。」 進行實驗時,劉教授會跟學生一邊製作食物,一邊引導他們思考背後的科學原理。以做麵包為例,他會示範和解釋一些有趣現象:麵團是怎樣發酵的? 揉捏過程如何令麵包皮和麵包心達致最佳質感? 他說:「同樣重要的是,當學生明白到製作曲奇餅需要用上大量砂糖,便可透過這個實驗過程去探討健康飲食。」品嚐是製作食物的終極目標,不可或缺,因此,上課時雖然一般禁止飲食,但這門課程卻是例外。

2019

新聞
獎項, 土木及環境工程, 共同核心
以土木工程思維解決現實問題
去年,香港有港珠澳大橋及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兩項超大型基建落成,另外六個項目則在施工階段。無論公路或鐵路,公共服務一般少不了土木工程師的參與,但土木工程學與市民生常日活的密切關係,卻或許非修讀其他學科的學生所能盡知。 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的胡惟忠教授深知,不僅要將知識傳授給對土木工程學一無所知的年輕學子,更須盡力協助學生培養批判性思考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自胡教授於2016年初接掌「土木工程與現代社會」課程後,這項「共同核心課程」已躍升為科大最實用、最受學生歡迎的課程之一。不論修讀甚麼本科,同學都可以從中了解如何透過土本工程解決香港的迫切問題。 有此成績,當然絕非幸致。授課者除了要對科目有深厚認識,亦須充滿教學熱誠。胡教授兩者兼備,在2014至2017年間,更連續三年成為學系內獲本科生給予最高評分的老師;因此,他最近獲大學頒發「2018年共同核心課程卓越教學獎」,實至名歸。 修讀上述核心課程的學生接近二百人,專長各異。為了增強同學的學習興趣,胡教授制定課程範圍時,必須超越平常的土木工程課題,甚至要花時間逐一細心了解學生的背景,設定適合他們的專題研習,因材施教。 其課程內容全面,涵蓋不同範疇,而且與時並進,觸及有關城市規劃及發展、法律及政策事宜、財務分析等最新知識。 舉例說,由於興建沙中線土瓜灣站,當區居民憂慮沉降問題會危害其物業的結構安全。為了讓學生了解沉降的真正含意,胡教授帶領他們到土瓜灣站附近不同地點量度沉降幅度,搜集第一手資料。在他眼中,這是「體驗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關鍵一環。 胡教授認為不管學生主修甚麼科目或畢業後有何志向,掌握基本土木工程知識,對自己以至香港皆有好處。他說:「我講解的土木工程和數學知識,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怎樣處理房屋短缺、樓價過高等社會問題。歸根究柢,這些現象是因政府高地價政策和物業發展成本昂貴而起。一方面降低發展商須要支付的地價,另一方面讓置業者分三十至四十年向政府補回地價餘額,如此一來,港人既可自置居所,政府亦不致損失賣地收益,是真正的雙贏方案。」學生通過小組專題研習方式應對真實個案,不但可以獲取實用經驗,亦能窺探如何學以致用,改善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