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4

新聞
可持續性, 可持續智慧校園, 可持續發展, 大學發展, 電動車
科大擴充校園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 促進可持續發展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為實現大學「2028可持續發展挑戰」減排目標,未來三年將投放最高港幣4000萬元,為清水灣校園內逾三成的停車位,加裝電動車充電設施和相關軟件配套,以及培養可持續的通勤習慣。 為支持香港特區政府的「香港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並協助大學減少大學車輛和教職員通勤衍生的排放,科大將為校園內約360個停車位,配備輸出功率不低於7千瓦(7kW)的中速充電設施。這個優化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項目完成後,科大將擁有本地高教界別最完善的電動車配套。  優化項目自2022年起,已於教職員宿舍一帶安裝了充電基建以支援150多個充電設施。未來四年,大學將繼續提升電力供應設備、安裝一個負載管理系統,以及於清水灣校園的室內外停車位加裝充電設施。近日,大學亦獲寶馬香港捐贈四個快速充電器,並已於本周初開始試用。
新聞
可持續性, 人工智能
科大團隊研發AI模型 能協助減少全球農田氨氣排放達38%
在當今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人工智能(AI)已經成為推動創新和變革的核心動力。其中,AI模型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為各個領域帶來前所未有的機會和挑戰。本文將深入探討AI模型的本質、分類、工作原理及其廣泛應用,並展望未來發展趨勢與隱憂。 1. 什麼是AI模型 (AI Models)? AI模型(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odels)是一種基於數學和統計學原理,旨在模仿人類智能某些方面的電腦程序。開發人員輸入規則稱為算法 (algorithms), 使程序能夠做出決策、注意到模式並做出預測。 成功的模型具有用戶友好的介面。這意味著新用戶可以在沒有太多指示的情況下與之互動。 例如Bing Chat 是一款由AI驅動的聊天機器人應用程序 (AI-powered chatbot app), 可以與用戶進行來回對話。 2. AI模型有哪些分類? AI模型可以根據學習方式和目標任務進行分類,主要包括: 監督式學習模型 (Supervised learning models): 利用標註數據進行訓練,用於分類、回歸等任務。 非監督式學習模型 (Unsupervised learning models): 從未標註數據中發現隱藏模式,常用於聚類和降維。 強化學習模型 (Reinforcement learning models):通過與環境交互獲得獎勵,用於決策和控制問題。 生成式模型 (Generative models): 基於給定輸入生成新的輸出,如文本生成和圖像合成。 以下是一些AI模型例子:
新聞
國際化及環球伙伴, 健康, 可持續性, 人工智能, 氣候變化
科大校長葉玉如出席2024「冬季達沃斯」:「我們不僅追求更長壽 ,亦應增添有生命力的歲月」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早前出席瑞士達沃斯-克洛斯特斯舉辦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與不同國家及地區的代表會面,深入探討全球重大議題。葉教授在多場熱烈的討論中,就健康老齡化、氣候變化對全球帶來的挑戰,以及大學於推動可持續發展和人工智能在研究與教育中的角色,分享其精闢見解。 今年世界經濟論壇年會的主題為「重建信任」,雲集全球逾125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多名來自政商界的代表及社會賢達,當中包括七國集團、二十國集團及其他國際組織的成員,藉以重建互信基礎、促進全球合作,以及攜手應對當前嚴峻而複雜的挑戰,包括氣候變遷、經濟發展和人工智能等迫切議題。      作為香港高教界唯一獲邀出席活動的大學校長,葉教授參與了多場重要的交流活動,當中包括關注人口變化,探索人類長壽之路的專題研討會,與來自包括歐洲聯盟委員會、宏利金融和美世等跨國企業和國際組織的代表交流。她指出,隨著年齡增長,維持大腦健康及生活品質,至為重要。 葉教授認為:「我們不僅追求更長壽,亦應增添有生命力的歲月。在延齡增壽之餘,更重要的是保持思維清晰、充滿活力,並能為社會作出有意義的貢獻。」科技的進步大大改善了人類的健康,然而,長者仍面臨不少疾病風險。例如有研究顯示,全球阿爾茨海默症(AD)患者的人數至2050年或超過一億。 有見及此,葉教授提倡推動「全民腦健康」(brain health for all)。她呼籲公營及私人機構投放更多資源於大腦研究,了解構成大腦老化背後複雜的機制,從而降低長者患神經退化疾病的風險。作為一名高教界領袖,葉教授亦強調大學應鼓勵終身學習,引入彈性和靈活的課程,協助有志工作的退休人士重返職場。 葉教授是全球知名的神經科學家,她在AD預測、診斷和治療領域取得卓越成就,廣受國際認同。其中,她的研究團隊成功研發了一個簡單而可靠的血液檢測方法,能及早篩查並識別AD患者,為應對這項全球重大健康挑戰貢獻良多。
新聞
國際化及環球伙伴, 可持續性, 可持續智慧校園, 可持續發展, 論壇
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作為香港高教界唯一校長 出席世界經濟論壇「冬季達沃斯」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作為香港高教界唯一獲邀出席今年「冬季達沃斯」的大學校長,將於一月十七日至十九日在瑞士達沃斯出席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就包括人口老化和氣候變化等全球關注的議題,與全球領袖分享真知灼見。  2024年世界經濟論壇年會的主題是「重建信任」,邀得來自120個國家逾2,800 位領導者,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法國總統馬克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等的多國政要;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世界銀行行長彭安傑、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伊維拉等多位國際組織負責人;摩根大通行政總裁傑米戴蒙和微軟行政總裁薩提亞·納德拉等商業領袖。 葉校長作為世界經濟論壇旗下「環球大學領袖論壇」(Global University Leaders Forum - GULF)唯一來自香港的成員,將出席GULF 舉辦的兩個會議,包括就環球大學如何合作推動碳中和(carbon-neutral) 與自然向好(Nature Positive)等可持續發展戰略議題致開幕辭,以及就人工智能的未來發展與全球頂尖大學校長交流。GULF由29所包括耶魯大學、牛津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頂級大學的校長組成。  葉校長亦將為論壇周四一場晚宴擔任其中一位主持人,和與會者探討如何團結各界力量,利用科學知識,為氣候變化等迫切挑戰提出具前瞻性的解決方案。葉教授亦將以腦神經科學家的身份,參與一場專題研討會,分享高教界如何加強在研究及教育層面的工作,為推動社會健康老齡化出謀獻策。 世界經濟論壇全球舉足輕重,每年一月在瑞士達沃斯舉辦。來自數十個國家的政界、企業界、學術界和媒體界代表,包括七國集團和二十國集團國家,以及國際組織的負責人聚首一堂,深入探討全球面臨的重大議題並提出應對策略。本屆討論議題包括如何在分裂的世界中實現安全與合作、為新時代創造增長和就業、透過人工智能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實施可持續氣候、自然和能源戰略等。  

2023

Stories
可持續性, 海洋生物, 校友
守護鯨豚 拯救海洋生命
西貢水域發現鯨魚蹤跡後,大批群眾出海觀鯨。(相片來源: 德哥/小紅書)   過去幾星期,一位稀客到訪香港水域 —— 一頭相信是「布氏鯨」的鯨魚在西貢出現,有片段更捕捉到牠張開巨口,用鯨鬚過濾食物的畫面,大批巿民因此爭相出海觀鯨,更引來海洋保育專家的關注,其中一位經常成為焦點的就是2010年科大生物學系畢業生鄭家泰(Taison)。 「我們懇請大家不要騷擾鯨魚。」Taison在面對傳媒訪問時總是不厭其煩地重複這個重要信息。這位海洋生物學家兼香港海豚保育學會 (HKDCS) 會長,認為鯨魚的出沒大大提高了公眾對巨型水底生物受海洋污染威脅的認知。「在社交媒體上,有很多人發文呼籲大家切勿靠近鯨魚,令人欣慰。」作為一位從事保育海豚工作多年的專家,Taison認為輿論態度出現如此大的轉變,反映出普羅大眾逐漸意識到人類破壞海洋生物的嚴重性。 由生物系學生到海洋保衛者
新聞
可持續性
科大試行兩智能減廢慳水措施 推動八大可持續校園發展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成功試行兩項由「賽馬會綠續.源園」計劃(計劃)設計的減碳措施——人工智能可重用餐盒借用系統及智能「慳水」花灑頭,這兩項措施將於2023年秋季在香港可持續校園聯盟(聯盟)旗下八所資助大學全面推行。 過度消耗即棄用品及水資源,不但對環境造成嚴重負擔,更會增加碳排放,加劇全球氣候暖化。為推動校園可持續發展,科大率先於2月在校園試用智能「慳水」花灑頭,並於6月中推行人工智能可重用餐盒借用系統,在短時間內已分別節省約100萬公升水,相當於7千7百名香港人一天的平均耗水量,以及節省逾300個即棄餐盒。 科大可持續發展及零碳辦公室處長暨計劃督導委員會主席博浩德先生表示:「兩項措施的重點在於以有趣及便利的方式幫助用家改變他們的習慣,實行至今甚受用家歡迎。人工智能、物聯網(IoT)及金融科技的最新發展,有助我們開發一個真正的21世紀方案,體現我們院校成員的創新精神。」兩項措施預計可於2023年秋季在八所成員院校完成安裝,並會透過舉辦工作坊、各類挑戰賽及獎勵計劃等方式進行全面推廣,培養學生自攜餐盒及建立良好用水習慣,促進校園可持續發展。 人工智能可重用餐盒借用系統由自動售貨機及逆向自動售貨機組成,分別用作借出及歸還餐盒,是首個於亞太地區高等院校推行的同類型系統。每部機可提供120個可重用餐盒,能24小時運作。機器內置鏡頭及人工智能物件辨識程式,用家只需以八達通繳付港幣20元按金即可借用餐盒,按金會於歸還餐盒時全數退還。而用家歸還前無需清洗餐盒,使用過的餐盒均會由專業洗碗公司清洗,確保經消毒後再放回機器。校園內多所餐廳亦提供折扣優惠,鼓勵自攜餐盒風氣。

2022

新聞
可持續性
科大推出本港大學首項新環境、社會與管治(ESG)投資策略 進一步推動零碳排放
科大成為香港首間致力終止投資化石燃料的大學。
新聞
可持續性
科大「好空氣挑戰賽」頒獎典禮
挑戰賽旨在提高市民對空氣質素及環境健康風險的認知,同時啟發學生跨學科創意思維,發展潛能,以建設一個擁有健康空氣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