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5

Stories
創新, 研究及科技, 科技領導
香港科技大學最新電視專輯 探尋大學如何邁向創新之路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創校校長吳家瑋教授曾寄語:「立足於現實,放眼於未來。」秉承此理念及有賴前人的過往成就,我們不斷求進,為人類開闢充滿一片光明和創新的未來。 為慶祝與表彰科大創新旅程的豐碩成果,我們誠邀大家收看大學最新推出的電視專輯《創新先行者》。節目展示科大致力開拓知識前沿與促進創新的多元面向,一連五集早前於TVB黃金時段播出,現已上載於大學的網上平台,並將分享於各大社交媒體,供大眾收看: 第一集:敢創、敢做——探索科大屢創奇蹟背後的前瞻視野與凡事皆可為的精神。 第二集:研究思維與跨學科學習——認識跨學科教育和科學思維的重要性,以回應社會未來需求。 第三集:人工智能落實在醫學及公共衞生領域——了解科大如何在醫學領域應用新興人工智能技術,以應對人口老化問題。 第四集:科研落地——探究大學科研突破如何轉化為應對現實挑戰的務實方案。 第五集:全球高校合作網絡——了解院校合作的重要,並探索科大如何與不同的醫院和醫學院等全球夥伴跨界合作,以推進醫科教育。 請即收看《創新先行者》,一同了解科大這趟創新旅程所締造的顯著成就與深遠影響,並見證科大將帶來的更多創新變革!
新聞
合夥, 大學發展, 創新, 生物醫學
港科大上海產教融合中心在上海徐匯正式開幕
為切實推進滬港合作,充分發揮香港科技大學(港科大)在「芯片、人工智能和生物醫藥」等學科方面的創新創業優勢,香港科技大學建立上海產教融合中心(以下簡稱「港科大上海中心」)。1月22日,由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政府、港科大、上海市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發展總公司聯合主辦的港科大上海產教融合中心揭牌儀式在徐匯濱江西岸國際人工智能中心舉行。 港科大上海中心是港科大首個位於長三角的產學研基地,與大學在大灣區的多個產學研據點互補,完善總體發展戰略布局。港科大上海中心承擔「產教融合人才培養」和「創新孵化產業加速」兩大核心功能,將與上海市高校、企業合作打造人才培養、創新驅動和技術融合的國際化生態。 揭牌儀式期間,二十多家上海知名科創企業與港科大簽署合作協議,涵蓋信息科技、金融、生物醫藥、互聯網、製造業、媒體及旅遊業等領域,部分企業還將進駐中心。其中,在國家教育部、上海市政府以及臨港集團代表見證下,港科大、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政府與上海市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發展總公司簽署了一份三方合作協議,希望通過港科大上海中心的成立,在教育、科研、創新創業、校友拓展及高等教育政策倡議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 此外,港科大與上海四所頂尖學府,包括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同濟大學醫學院及上海科技大學達成醫學領域的戰略合作關係。港科大正在積極籌建香港第三所醫學院,本次與四所上海頂尖高校達成戰略合作關係,既加深了各方在醫學教育、聯合研究、人才培養及國際交流等方面的合作,還將在未來醫學前沿研究、臨床醫學的研究轉化、以及培育面向未來的醫學人才等方面形成合力。

2024

Stories
創新, 創業, 校友
「我是科大人」系列:科大創新思考家 打造銀行業新常態
許多世紀以來,創新精神一直是推進人類文明和現代化的核心要素。在當今的人工智能(AI)世代,這種創新不息的精神孕育出一眾嶄新產品和服務,徹底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就如數字銀行的出現,就讓我們的日常理財模式愈趨便利和個人化。 科大校友李家達先生現為WeLab Bank行政總裁,對於開拓數字銀行業的發展舉足輕重。在科大人的12種特質之中,這位畢業自科大工學院的校友可謂「創新思考家」的典範。他一直勇於革新傳統,重塑現今銀行業的面貌。他在與科大深度對談中,分享自己從一位內向的學生,透過擔任學生宿舍樓主,逐漸建立自信,成為出色的領導者。在科大寶貴的學習旅程中,為他開拓了全新視野,並培養了他的領袖思維,助其事業平步青雲。 立即觀看影片,了解這位「創新思考家」的成長歷程。你也想知道自己的科大人特質嗎?按此或掃描以下二維碼,參與科大AI問卷測試,發掘你的科大人特質!  
Hong Kong Enters the Era of AI: Healthcare Sector to Benefit the Most (Chinese Version Only)
新聞
創新, 人工智能
香港跨進AI年代 醫療行業最能受惠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的出現,令今後的世界將會由三種人組成:即女人、男人和可以跟人交流的機器人!人工智能令人與機器之間能更緊密地協作,將會推動現代社會和人類文明的發展。其深遠影響將遠超過互聯網的出現。勢必重組人類社會各行各業的運作模式。這是一次重大的範式轉移。
新聞
創業, 青年創業, 創新, 學生創新
「科大 - 信和百萬獎金創業大賽2024」匯聚本港及全球青年人才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與信和集團(信和)一直致力培育新一代創意人才,過去多年攜手舉辦「科大-信和百萬獎金創業大賽」,支持具創業夢想的年輕人落實創新概念。今年賽事續為有志創業的年輕人提供創科發展平台,支持他們創造更多創新方案,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為全球發展作出貢獻。今屆比賽首度開放予海外大學生參加,並破紀錄接獲近340隊來自本港及海外的隊伍參賽,促進香港與不同海外大學的合作,激發創新意念交流。 賽事一如既往吸引了眾多對創科抱有熱忱的創業團隊參與,除了本地隊伍外,今年更新增「國際學生組賽道」,讓海外學生可自行組隊參與。參賽隊伍中近四分之一來自澳洲、加拿大、德國、印度、新加坡、美國和越南等15個國家和地區。 賽事今年以「開創你的豐碩未來(Empower Your Future)」為題,旨在支持有志創業的年輕人提出更多改善人類生活的嶄新方案。大會今年亦續設「可持續發展影響力獎」(Sustainability Impact Award)﹐逾半參賽方案具備ESG(環境、社會及管治)元素,鼓勵初創企業推廣ESG理念,為培育初創人才及推動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注入動力。 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表示:「我衷心感謝信和集團多年來對科大推動創業發展的堅定支持。『百萬獎金創業大賽』多年來成功孕育出不少出色的創新團隊,提升本地創科生態。科大作為本地最早推動創新創業的大學,一直與工商界合作伙伴緊密合作,為有志創業的師生提供包括培訓、配對、指導和資金等支持,今年比賽所增設的國際學生組賽道,更與科大推動國際化的願景發展方針契合。我十分期昐來自世界各地的初創團隊匯聚香江,藉著交流互動,擴闊視野,推動創新與合作,激發更多創新意念,從長遠來看,將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和初創孵化中心的地位。」
新聞
創新, 研究, 商業
科大成立金融研究院 在全球金融新時代中推動金融創新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天宣布成立香港科技大學金融研究院(研究院),致力透過金融研究和科技創新,與香港及海外地區的學術界、業界和政策制定者緊密合作,以解決當前多樣而複雜的社會及經濟問題。 作為知識創新探索的先驅,研究院秉持四個研究重點,分別由轄下四所跨學科研究中心負責推展,包括(一)科技創新中心、(二)環境與社會責任中心、(三)財富管理中心,以及(四)宏觀金融與地緣經濟中心。研究院亦設有一個由近20位國際著名專家組成的顧問委員會,透過善用跨學科知識與資源,成為推動應用研究的國際平台,以期應對迫在眉睫的重要議題,促進不同持分者之間的合作,並為業界從業員和政策制定者提供真知灼見,有助他們做出有效的決策。 出席研究院啟動禮的主禮嘉賓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先生、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首席副校長郭毅可教授、工商管理學院署理院長許佳龍教授,以及研究院院長兼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 (策略規劃及研究)樓棟教授。 許正宇先生在啟動禮上表示,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非常重視金融創新,特別是數字金融、金融科技、綠色及可持續金融等發展迅速的領域。他指出,傳統金融市場與前沿金融科技解決方案兩者的結合,將為企業及投資者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香港在這兩個領域均處於領先地位,透過發展創新金融技術以及開拓新市場,勢必在金融科技創新方面再創高峰。他熱切期待香港科技大學金融研究院,就加深各界對新興科技可如何強化金融服務業的了解,作出寶貴貢獻。 啟動禮上,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表示:「在這全球經濟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香港面對許多挑戰。亞洲金融中心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地緣政治變化亦帶來不明朗因素。然而,科技演變一日千里,而永續發展更成為全球趨勢,無疑為創新發展締造了新契機。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必須積極迎接這些挑戰,並把握機遇。科大成立金融研究院,將為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作出貢獻。」
新聞
精算, 創新
科大、中大、港大及國大獲旭日慈善基金捐款港幣五千萬元 支持基礎數學研究及人才發展
香港科技大學 (科大)、香港中文大學 (中大)、香港大學 (港大) 及新加坡國立大學 (國大) 獲旭日集團旗下的旭日慈善基金捐款合共港幣五千萬元,襄助各大學於未來五年推動基礎數學的學術研究和人才培訓。 基礎數學一直在推動科技創新上扮演著關鍵角色,發展潛力無限。是次旭日慈善基金的捐款,將扶助四所頂尖大學培育相關領域的人才、促進學術交流並推動國際協作。 出席捐贈儀式的嘉賓包括旭日慈善基金主席兼旭日集團董事長楊釗博士伉儷、新加坡駐港總領事王首毅先生、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中大校長段崇智教授、港大校長張翔教授、以及國大副校長(行政)鄭文輝先生等。 楊釗博士表示:「旭日慈善基金自2005年成立以來,致力回饋社會,推動佛學研究和中華優秀文化傳承,而教育更是基金重點支持的類別。純數學是一個專門的研究,被形容為一個嚴謹、抽象和美麗的學科。我期望,旭日參與這個人才培訓計劃,將為數學家提供一個互動交流的平台,並栽培青年數學家,令這門基礎學科能薪火相傳,不斷尋求突破。」 葉玉如教授代表四所大學,就旭日慈善基金會對推動高等教育及基礎研究發展的慷慨支持,致以衷心感謝。她表示:「基礎數學是科技創新的基石。今天的典禮不僅標誌著亞洲在提升基礎數學與培育創科人才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對四所大學在卓越研究方面的重大肯定。透過各方共同努力,我們希望可開拓更多科學前沿,增強香港以至亞洲區域在此一領域的競爭力。」  兩項新猷:「旭日博士後研究員計劃」和「旭日訪問學人計劃」,將於協議簽署後正式啟動。前者讓每所大學每年招聘兩名博士後研究生,並支持他們畢業後過渡至全職研究或教員職務,同時繼續進行基礎數學的研究工作。後者則資助四所大學邀請內地及境外數學家到校作短期訪問或進行合作,共同攻克世上未解的數學難題。此外,協議亦鼓勵各所大學每年主辦或合辦至少兩次學術會議,促進本地、內地與國際學者之間的知識交流。   關於旭日慈善基金 旭日集團以「兼善天下」為宗旨,致力回饋社會,於2005年成立「旭日慈善基金」,積極舉辦各類公益活動及與其他慈善機構合作,以達致扶貧救災、捐資辦學、推動社會人才發展、推廣中華文化等目標。
新聞
研究, 研究及科技, 創新, 獎項, 獎項及排名
科大五個研究項目獲首批「產學研1+計劃」撥款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一共有五個研究項目獲創新科技署「產學研1+計劃」(RAISe+)的撥款資助,成為首批24個項目之一。撥款將支持各研究團隊加快步伐,早日將研究成果惠及市民大眾,達至產業、學術機構及研究三贏。這些項目分別由科大工學院及理學院教授領導,涵蓋不同範疇,包括:基因治療、癌症腫瘤成像、污水處理、感測晶片和人工智能機械人等。 以下是各獲批項目的詳情(項目排名不分先後): 項目一:家族性阿爾茲海默症的新型基因治療策略 科大校長、晨興生命科學教授兼香港神經退行性疾病中心主任葉玉如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的「一對多」基因編輯策略,用於治療家族性阿爾茲海默症(FAD)。FAD是一種嚴重的早發性疾病,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這種創新的基因編輯方法有潛力發展成為長效、改善病程的臨床療法。 FAD影響著全球約200萬至300萬人,是阿爾茲海默症(AD)的一種,具有發病較早、症狀更嚴重和惡化速度較快的特點,有時早在30歲或 40歲就出現症狀。FAD主要是澱粉樣蛋白前體(APP)、早老素-1(PSEN1)和早老素-2(PSEN2)三個基因之一的遺傳突變引起。這些突變皆導致大腦中澱粉樣蛋白(Aβ)的累積增加,這是AD 的主要病理特徵。 針對FAD,基因編輯是一種有前景的治療策略。但FAD患者中存在400多種致病突變。針對每種致病突變開發對應的基因編輯工具,難以實現臨床轉化。研究團隊並不是直接針對每種致病突變,而是開創了一種通用型「一對多」基因編輯策略。這種新型策略只需使用幾套基因編輯工具,就可消除不同患者中攜帶特定突變的致病基因,並從根源上治療疾病。該策略已在 FAD小鼠模型中有效降低致病蛋白Aβ 的水平,從而從源頭改善病理症狀。 該策略除了可應用於FAD,也可擴大應用於其他遺傳性疾病,讓全球超過1.6億患者受惠。 這項技術將授權予科大的初創公司進行臨床開發和商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