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4

新闻
国际, 国际化及环球伙伴, 环球社区参与
知识无边界:大学领袖缔造全球互联新世代
全球正面临气候变化、疫情危机、地缘政治紧张,以及人工智能革命衍生的各种挑战,大学作为知识与创新的殿堂,肩负起前所未有的重任。大学领袖明白没有单一机构或学科能独力解决这些难题,因此必须汇聚全球专业知识及资源,合力为人类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平等和璀璨的未来。 2024年12月2及3日,由香港对外交流友好协会主办、获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及九间本地大学支持的「大学校长高峰论坛2024」在香港举行,体现大学之间的合作精神。今次论坛邀来全球逾50所知名大学的校长和领袖,提供对话交流平台,互相分享睿见,缔结合作伙伴,共同为解决全球挑战出谋献策。 论坛期间举行了多场会议,深入探讨大学在促进知识全球化上担当的重要角色。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主持首场会议,题为「知识全球化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此环节更包括五位嘉宾讲者:浙江大学校长杜江峰教授、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校长普拉德普‧科斯拉教授(Pradeep K. KHOSLA)、曼彻斯特大学前校长南希‧罗斯韦尔女爵士教授(Nancy ROTHWELL)、阿联酋大学副校长艾哈迈德‧阿尔雷西教授(Ahmed Ali ALRAEESI)及东京大学副校长及全球教育中心主任矢口𧙗人教授。   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左一)主持首场会议,与来自中国内地、美国、英国、阿联酋及日本知名大学的领袖讨论教育理念及知识全球化的深远影响。  
香港科大故事
分子生物学, 论坛及会议, 环球社区参与, 研究及科技
寻幽入微︰探索分子奥秘的智慧盛会
你有否想过微小的分子蕴藏着什么奥秘?对人类有多重要?当你思考这些问题时,大脑中数以亿计的分子正在交织互动,微妙地塑造出每一个思维、每一分情感,这些微小而神奇的生命基石,正是解开人类各种未解难题的金钥匙。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最近举办的「分子前沿研讨会」,正是一场激发对分子科学好奇心的盛会。会议在2024年11月15至17日首次在大中华区举行,以「科学新知的前沿」为题,云集约40位讲者,当中更包括四位诺贝尔奖得主——斯特凡.赫尔(Stefan HELL)教授、蒂姆.亨特(Tim HUNT)爵士、卡尔.巴里.夏普利斯(K. Barry SHARPLESS)教授及格雷戈里.温特(Gregory WINTER)爵士,星光熠熠。 连日举行的精彩演讲和小组会议,涵盖不同的前沿议题,从抗体和荧光显微镜的强大力量,到基因编辑的潜力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等,深入浅出地探讨分子研究的复杂性及各项技术的最新发展。科大校长、知名脑神经科学家叶玉如教授亦主讲了一场让人翘首以盼的专题演讲,深入剖析先天免疫系统与阿尔兹海默症发病机制的关联,并提出以免疫调节作为新治疗法的潜力,为这个棘手的医学难题开辟新路向。   叶玉如教授分享她的科学探索之旅和阿尔兹海默症的开创性研究。  
新闻
工程学, 教与学, 校友, 环球社区参与, 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 STEM教育
专注体验式与服务学习的教育家
2020 年初第一波新冠疫情爆发时,胡锦添教授与他带领的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机械人竞赛团队学生果敢地决定继续他们的工作。他们谨守防疫限制和规定,把团队细分成几个小组,全天24小时轮流在实验室工作。当「全港大专生机械人大赛2020」(Robocon 2020)由6月延期至9月举行时,团队成员已早着先机,比其他在疫情高峰时暂停备战的队伍走前了整整五个月。最终科大机械人竞赛团队先於香港赛事摘下冠军,再在ABU Robocon Festival 2020中获亚太区亚军,又一次展现了他们坚毅不屈丶勇往直前的团队精神。

2021

新闻
可持续智慧校园, 可持续性, 环球社区参与, 创新
大学可以成为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生活实验室”
校长史维教授撰文探讨大学在推动可持续未来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2020

新闻
研究及科技, 环球社区参与
从抗菌空气净化器到配送机器人,科大以新发明对抗2019冠状病毒病
校长史维教授在世界经济论坛发表署名文章,分享科大研究团队与全球伙伴携手努力共同对抗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以下为文章全文: 随着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遍及各大洲,影响着数百万人,各国卫生部门决策者和世界各地的科研人员都在加紧研究抑制这种病毒进一步传播的方法。我们坚定不移地相信,大学正在并且应该一直为这场战役作出贡献,以应对当前以及未来像这样严重并且可能长期持续的公共卫生危机。 新冠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这意味着我们迫切需要从加快病毒载体的检测、阻止病毒的传播到研发疫苗上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香港科技大学的研究团队不懈努力,为全球冠状病毒控制工作做出了贡献。 在疫情爆发的早期, 1月中旬获得冠状病毒的基因序列后,我们采用了最新的微流生物芯片技术来提供便携式检测仪,将检测所需时间减少到40分钟,该设备是提供早期并可靠的新冠病毒核酸分子检测的最大飞跃之一。 在感染控制方面,我们开发了PECD抗菌涂层,可杀灭多达99.99%的各种感染性病毒。在医院的空气净化系统中,将其用作空气微粒过滤器的涂层将有助于遏制病毒的传播,该技术已在武汉市火神山医院采用。最近开发的另一种新的抗菌配方MAP-1可有效杀死比冠状病毒更具抵抗力的病毒。可在不同的物体表面甚至衣服和外科口罩上使用,它可以提供持久防护,防止病毒污染公共场所。 此外,我们的研究人员还开发了许多无人车,这些无人车配备了全地形3D影像以及大规模的视觉和传感器导航技术,已在中国多个疫情严重的城市部署。尽量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以降低人与人之间传播的风险。同样,我们校友生产的数百台机器人也被送往中国各地的医院和隔离区,为患者提供食物和药物的运送服务,防止交叉感染。 说回中国香港地区,我们以新技术支持香港政府进行体温监控和检疫措施。我们还了解到,防护口罩和消毒剂的供应稀缺,因此我们正在投入研究资源,以寻找可能的方式来高效率、低成本地生产这些防护用品,以缓解供应紧张的情况。

2019

新闻
捐款, 环球社区参与, 教育, 环球挑战, 环球健康科技
香港科技大学获正爱慈善基金会捐赠港币四千万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获正爱慈善基金会(基金会)捐赠港币四千万,让同学得以运用创新思维与技术,解决世界问题,并在资源匮乏的地区发挥正面影响力。 正爱慈善基金会是一个致力为社会大众服务的慈善组织,其项目主要支持教育发展及帮助特别是香港与东南亚地区的弱势社群。基金会的慷慨捐款将用作成立「正爱基金会创意社会服务基金」(基金) 。为感谢基金会对科大的鼎力支持,大学将学术大楼的一翼命名为「正爱慈善基金翼」。 基金会创办人陈文耀先生及其家族成员于命名典礼上担任主礼嘉宾,为纪念牌匾揭幕。基金会总监陈子君女士在典礼上表示﹕「科大的学者年轻而具潜力,是协助我们共同实现理想的最佳伙伴。我们希望这个基金可以让科大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专业知识,以破格思维为环球逼切的议题,提出具影响力而又可行的解决方案。」其他主礼嘉宾包括科大校长史维教授及首席副校长倪明选教授。 史维教授表示科大与基金会有着共同的目标,便是希望透过科大在创新、设计思维与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去实现为社会带来正面影响的期望。他说﹕「我们经常鼓励学生,以他们的意念和知识去实践服务市民这个目标,因此这既是一项社会服务,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由衷感谢基金会,它的慷慨支持是对我们师生的能力和热诚的一种肯定。」 正爱慈善基金会于2010年成立,创办人陈文耀先生是已故陈泽富先生的长子。陈泽富先生是酒店业先驱,一手建立跨越亚洲、欧洲和美国的酒店王国,当中包括位于香港的柏宁酒店。基金会自成立以来,一直不遗余力服务东南亚地区与香港的弱势社群,除了在柬埔寨兴建学校、资助当地学生修读职业训练与大学课程外,亦有赞助香港一所为长者提供服务的中医流动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