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5

新闻
合伙, 大学发展, 创新, 生物医学
港科大上海产教融合中心在上海徐汇正式开幕
为切实推进沪港合作,充分发挥香港科技大学(港科大)在「芯片、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等学科方面的创新创业优势,香港科技大学建立上海产教融合中心(以下简称「港科大上海中心」)。1月22日,由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港科大、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联合主办的港科大上海产教融合中心揭牌仪式在徐汇滨江西岸国际人工智能中心举行。 港科大上海中心是港科大首个位于长三角的产学研基地,与大学在大湾区的多个产学研据点互补,完善总体发展战略布局。港科大上海中心承担「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和「创新孵化产业加速」两大核心功能,将与上海市高校、企业合作打造人才培养、创新驱动和技术融合的国际化生态。 揭牌仪式期间,二十多家上海知名科创企业与港科大签署合作协议,涵盖信息科技、金融、生物医药、互联网、制造业、媒体及旅游业等领域,部分企业还将进驻中心。其中,在国家教育部、上海市政府以及临港集团代表见证下,港科大、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与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签署了一份三方合作协议,希望通过港科大上海中心的成立,在教育、科研、创新创业、校友拓展及高等教育政策倡议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此外,港科大与上海四所顶尖学府,包括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医学院及上海科技大学达成医学领域的战略合作关系。港科大正在积极筹建香港第三所医学院,本次与四所上海顶尖高校达成战略合作关系,既加深了各方在医学教育、联合研究、人才培养及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合作,还将在未来医学前沿研究、临床医学的研究转化、以及培育面向未来的医学人才等方面形成合力。

2024

香港科大故事
创新, 创业, 校友
「我是科大人」系列:科大创新思考家 打造银行业新常态
许多世纪以来,创新精神一直是推进人类文明和现代化的核心要素。在当今的人工智能(AI)世代,这种创新不息的精神孕育出一众崭新产品和服务,彻底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就如数字银行的出现,就让我们的日常理财模式愈趋便利和个人化。 科大校友李家达先生现为WeLab Bank行政总裁,对于开拓数字银行业的发展举足轻重。在科大人的12种特质之中,这位毕业自科大工学院的校友可谓「创新思考家」的典范。他一直勇于革新传统,重塑现今银行业的面貌。他在与科大深度对谈中,分享自己从一位内向的学生,透过担任学生宿舍楼主,逐渐建立自信,成为出色的领导者。在科大宝贵的学习旅程中,为他开拓了全新视野,并培养了他的领袖思维,助其事业平步青云。 立即观看影片,了解这位「创新思考家」的成长历程。你也想知道自己的科大人特质吗?按此或扫描以下二维码,参与科大AI问卷测试,发掘你的科大人特质!  
香港跨进AI年代 医疗行业最能受惠
新闻
创新, 人工智能
香港跨进AI年代 医疗行业最能受惠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的出现,令今后的世界将会由三种人组成:即女人、男人和可以跟人交流的机器人!人工智能令人与机器之间能更紧密地协作,将会推动现代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其深远影响将远超过互联网的出现。势必重组人类社会各行各业的运作模式。这是一次重大的范式转移。
新闻
创业, 青年创业, 创新, 学生创新
「科大 - 信和百万奖金创业大赛2024」汇聚本港及全球青年人才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与信和集团(信和)一直致力培育新一代创意人才,过去多年携手举办「科大-信和百万奖金创业大赛」,支持具创业梦想的年轻人落实创新概念。今年赛事续为有志创业的年轻人提供创科发展平台,支持他们创造更多创新方案,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为全球发展作出贡献。今届比赛首度开放予海外大学生参加,并破纪录接获近340队来自本港及海外的队伍参赛,促进香港与不同海外大学的合作,激发创新意念交流。 赛事一如既往吸引了众多对创科抱有热忱的创业团队参与,除了本地队伍外,今年更新增「国际学生组赛道」,让海外学生可自行组队参与。参赛队伍中近四分之一来自澳洲、加拿大、德国、印度、新加坡、美国和越南等15个国家和地区。 赛事今年以「开创你的丰硕未来(Empower Your Future)」为题,旨在支持有志创业的年轻人提出更多改善人类生活的崭新方案。大会今年亦续设「可持续发展影响力奖」(Sustainability Impact Award)﹐逾半参赛方案具备ESG(环境、社会及管治)元素,鼓励初创企业推广ESG理念,为培育初创人才及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表示:「我衷心感谢信和集团多年来对科大推动创业发展的坚定支持。『百万奖金创业大赛』多年来成功孕育出不少出色的创新团队,提升本地创科生态。科大作为本地最早推动创新创业的大学,一直与工商界合作伙伴紧密合作,为有志创业的师生提供包括培训、配对、指导和资金等支持,今年比赛所增设的国际学生组赛道,更与科大推动国际化的愿景发展方针契合。我十分期昐来自世界各地的初创团队汇聚香江,借着交流互动,扩阔视野,推动创新与合作,激发更多创新意念,从长远来看,将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和初创孵化中心的地位。」
新闻
创新, 研究, 商业
科大成立金融研究院 在全球金融新时代中推动金融创新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天宣布成立香港科技大学金融研究院(研究院),致力透过金融研究和科技创新,与香港及海外地区的学术界、业界和政策制定者紧密合作,以解决当前多样而复杂的社会及经济问题。  作为知识创新探索的先驱,研究院秉持四个研究重点,分别由辖下四所跨学科研究中心负责推展,包括(一)科技创新中心、(二)环境与社会责任中心、(三)财富管理中心,以及(四)宏观金融与地缘经济中心。 研究院亦设有一个由近20位国际著名专家组成的顾问委员会,透过善用跨学科知识与资源,成为推动应用研究的国际平台,以期应对迫在眉睫的重要议题,促进不同持分者之间的合作,并为业界从业员和政策制定者提供真知灼见,有助他们做出有效的决策。  出席研究院启动礼的主礼嘉宾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先生、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首席副校长郭毅可教授、工商管理学院署理院长许佳龙教授,以及研究院院长兼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 (策略规划及研究)楼栋教授。  许正宇先生在启动礼上表示,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非常重视金融创新,特别是数字金融、金融科技、绿色及可持续金融等发展迅速的领域。 他指出,传统金融市场与前沿金融科技解决方案两者的结合,将为企业及投资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香港在这两个领域均处于领先地位,透过发展创新金融技术以及开拓新市场,势必在金融科技创新方面再创高峰。 他热切期待香港科技大学金融研究院,就加深各界对新兴科技可如何强化金融服务业的了解,作出宝贵贡献。 启动礼上,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表示:「在这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香港面对许多挑战。 亚洲金融中心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地缘政治变化亦带来不明朗因素。 然而,科技演变一日千里,而永续发展更成为全球趋势,无疑为创新发展缔造了新契机。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必须积极迎接这些挑战,并把握机遇。 科大成立金融研究院,将为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作出贡献。”
新闻
精算, 创新
科大、中大、港大及国大获旭日慈善基金捐款港币五千万元 支持基础数学研究及人才发展
香港科技大学 (科大)、香港中文大学 (中大)、香港大学 (港大) 及新加坡国立大学 (国大) 获旭日集团旗下的旭日慈善基金捐款合共港币五千万元,襄助各大学于未来五年推动基础数学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训。 基础数学一直在推动科技创新上扮演着关键角色,发展潜力无限。是次旭日慈善基金的捐款,将扶助四所顶尖大学培育相关领域的人才、促进学术交流并推动国际协作。 出席捐赠仪式的嘉宾包括旭日慈善基金主席兼旭日集团董事长杨钊博士伉俪、新加坡驻港总领事王首毅先生、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中大校长段崇智教授、港大校长张翔教授、以及国大副校长(行政)郑文辉先生等。 杨钊博士表示:「旭日慈善基金自2005年成立以来,致力回馈社会,推动佛学研究和中华优秀文化传承,而教育更是基金重点支持的类别。纯数学是一个专门的研究,被形容为一个严谨、抽象和美丽的学科。我期望,旭日参与这个人才培训计划,将为数学家提供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并栽培青年数学家,令这门基础学科能薪火相传,不断寻求突破。」 叶玉如教授代表四所大学,就旭日慈善基金会对推动高等教育及基础研究发展的慷慨支持,致以衷心感谢。她表示:「基础数学是科技创新的基石。今天的典礼不仅标志着亚洲在提升基础数学与培育创科人才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对四所大学在卓越研究方面的重大肯定。透过各方共同努力,我们希望可开拓更多科学前沿,增强香港以至亚洲区域在此一领域的竞争力。」  两项新猷:「旭日博士后研究员计划」和「旭日访问学人计划」,将于协议签署后正式启动。前者让每所大学每年招聘两名博士后研究生,并支持他们毕业后过渡至全职研究或教员职务,同时继续进行基础数学的研究工作。后者则资助四所大学邀请内地及境外数学家到校作短期访问或进行合作,共同攻克世上未解的数学难题。此外,协议亦鼓励各所大学每年主办或合办至少两次学术会议,促进本地、内地与国际学者之间的知识交流。   关于旭日慈善基金 旭日集团以「兼善天下」为宗旨,致力回馈社会,于2005年成立「旭日慈善基金」,积极举办各类公益活动及与其他慈善机构合作,以达致扶贫救灾、捐资办学、推动社会人才发展、推广中华文化等目标。
新闻
研究, 研究及科技, 创新, 奖项, 奖项及排名
科大五个研究项目获首批「产学研1+计划」拨款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一共有五个研究项目获创新科技署产学研1+计划(RAISe+)的拨款资助,成为首批24个项目之一。 拨款将支持各研究团队加快步伐,早日将研究成果惠及市民大众,达至产业、学术机构及研究三赢。 这些项目分别由科大工学院及理学院教授领导,涵盖不同范畴,包括:基因治疗、癌症肿瘤成像、污水处理、传感芯片和人工智能机械人等。 以下是各获批项目的详情(项目排名不分先后): 项目一: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的新型基因治疗策略 科大校长、晨兴生命科学教授兼香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主任叶玉如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的「一对多」基因编辑策略,用于治疗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FAD)。FAD是一种严重的早发性疾病,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这种创新的基因编辑方法有潜力发展成为长效、改善病程的临床疗法。 FAD影响着全球约200万至300万人,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一种,具有发病较早、症状更严重和恶化速度较快的特点,有时早在30岁或 40岁就出现症状。FAD主要是淀粉样蛋白前体(APP)、早老素-1(PSEN1)和早老素-2(PSEN2)三个基因之一的遗传突变引起。这些突变皆导致大脑中淀粉样蛋白(Aβ)的累积增加,这是AD 的主要病理特征。
香港科大故事
跨学科, 创新, 教育
从科大迈向大湾区:扎铁机械人的知识转移之旅
今年四月,科大在第49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中,有四个项目赢得了评审团嘉许金奖,其中之一是扎铁机械人项目。此发明品由哲学硕士生李昊臻带领团队,在香港智能建造研发中心副主任梁浩博博士的指导下,共同研发而成。而科大亦在本届发明展中再创高峰,共有多达36个研发项目夺得不同殊荣,成绩彪炳。 单看外表,这部扎铁机械人的设计简洁利落,不似科幻巨作中所见的机械人一般引人注目。然而,它却是科大研究员与大湾区建造业界同心协作的成果。他们的抱负远大,期望实践建造工序自动化,从而提升工作效率。 科大跨学科学院一向以其跨学科自选课程见称,现正修读此课程最后一年的昊臻也是从中获得灵感,继而带领扎铁机械人研究项目。他的专攻范畴为智能建造与机械人,透过灵活的课程结构,不但可以活用大学的丰富学习资源,更获得国际知名的机械人学学者、科大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李泽湘教授的指导。   创业梦想    萌芽结果